TIPS:梅花妝傳為六朝宋武帝劉裕女兒壽陽公主無意間開創,即在額頭上粘貼梅花瓣,或者用很薄的金箔剪成梅花形,貼在額頭或者臉上。這種裝扮方式能夠讓女子看起來更加富有神韻,顯得格外有魅力。
《紅樓夢》之中的史湘雲曾經有一段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瞬間,就是在她喝醉酒之後臥於花叢之中,展現出來的那種秀梅鮮豔之態。六朝宋壽陽公主也有和史湘雲類似的經曆,因為一次醉臥,開創了一種女子裝飾的先河,並在以後的詩詞中無數次地出現,成為詩人墨客們歌詠的對象。
壽陽公主開創流傳千古的梅花妝,頗有戲劇性的意味。一年冬季的某一天,天氣非常溫暖,壽陽公主在大殿的屋簷下擺設了一張床榻,躺在溫暖的陽光下休息。大殿之前生長著幾株臘梅樹,這個時候有幾朵梅花的花瓣從樹上飄落了下來,其中的一朵打著旋兒恰好落在了壽陽公主的額頭上。
壽陽公主醒過來之後,對額頭上的梅花瓣絲毫沒有察覺,粘著它四處走來走去。當宮女們看到公主額頭上的梅花瓣之後,笑著幫公主摘了下去,但是公主的額頭上卻留下了一道梅花的印記,就像是生長在上麵的一樣,怎麼抹也抹不下去。宮女們看到了公主額頭上的梅花花瓣,栩栩如生,覺得公主整個人也因為這道痕跡而愈顯嬌豔了。所以宮女們爭相效仿起來,在自己的額頭上粘貼梅花瓣。但是梅花不是一年四季都會有的,於是宮女們就想了個法子,將很薄的金箔剪成各種花朵的形狀,貼在額頭上,因為最初的花瓣形狀為梅花,於是稱為“梅花妝”。之後這種裝扮從宮廷之中傳到了民間,民間的女子們紛紛效仿,這種裝扮於是開始興盛起來。
在後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變遷,梅花妝也不斷地發展,黃色、紅色、綠色等顏色都貼上了女子的額頭,形狀也不僅僅限於梅花形,還有動物形狀,比如小鳥、蝴蝶以及小魚等,材料除了金箔之外,還有紙片、魚鱗片、玉片以及蜻蜓的翅膀等。隻是到了宋朝以後,女子也就漸漸地不粘貼了。但是後來隻要一個女子妝化得比較濃或者精致,都習慣用“梅花妝”一詞來形容,於是梅花妝得以流傳千年,一直傳播到現在。雖然壽陽公主生平事跡在史書中記載得並不多,但是因為無意間飄落在額頭上的那朵小梅花瓣,卻名號遠播,成為一種時尚的代表。
現代女性,化妝的時候也可以試一下梅花妝,能夠於現代氣息中展示出一種典雅之姿,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一種非常奇妙的襯托效果,將女性的嬌媚之態、風雅之姿完全散發出來。
【漢方美容1+1】 銀耳枸杞羹
原料:銀耳一朵,枸杞一小把,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泡發,然後去掉根部,用手將之撕碎,再用清水泡好枸杞。之後把撕碎的銀耳放入料理機中,加一點水,打成蓉,倒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開。濃稠度可以自己掌握,喜歡黏稠點就少放一些水,喜歡稀點就多放一些水。開了之後再放入適量的冰糖,然後將之前泡好的枸杞放進鍋中,煮3~5分鍾即可。
功效:長期服用能夠起到很好的養顏效果。
傅粉,妝出粉雕玉砌嫩美人
【經典古方:傅粉】
TIPS:古代女子化妝經常會往臉上傅粉,顧名思義,也就是往臉上搽粉,這種形式一直是普通女性最普遍的化妝方式。
在我國古代,人們將白皙的皮膚視為美麗的主要象征,傅粉最初也並非女子的專利,這一點從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楚俑上就能看出端倪—在楚俑上麵已經開始使用傅粉的化妝方式了。宋玉在其所著的《韓非子·顯學》一書中這樣寫道: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傅粉早在戰國時代就已經開始在追求美麗的男女之間流行開來了。
古人的衣食住行大多都自給自足,具體到化妝品上,也不例外,大都以天然的動植物油脂以及香料等作為原料製成,傅粉也不例外。傅麵之粉是用白米製成的。早在北魏的時候,賈思勰所著述的《齊民要術》一書就非常詳細地記載了傅麵米粉的製作方法:先把米碾成粉末,然後再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汁液,再進行過濾去水,之後將過濾所得到的米粉曬幹之後就行了。古代女子在傅粉之前,會先把油脂塗抹在臉上,這樣的話粉會很容易地粘貼在臉上,所以一直到現在,成語中還有“塗脂抹粉”一詞。愛美的古代女子還會把染紅粉輕輕地粘貼在臉頰上,這樣一來會使得臉部白中透紅,更顯得嬌媚漂亮。另外,古代人還把傅粉和一個人的氣質修養結合了起來,比如“攬照拭麵則思其心之潔也,傅粉則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則思其心之鮮也”。這種觀點非常新穎,也寓意深刻,很值得大家細細品味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