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窗簾
吵吵嚷嚷的“鋒芝變”懸而未決著,看客們的熱情卻逐漸冷卻,殘留著的多是看電影要知道結局的好奇。同為女人,我挺擔心女主角柏芝的,連老公小謝墨鏡不離臉都被當成證明其有多虛偽的工具,就算複合,還會愛如當初麼?寧肯相信柏芝的反應是典型女人的那種愛極、情急下的口不擇言,或者隻是為墨鏡做了個免費功能宣傳——墨鏡可掩飾內心。
金玉梁言:
常戴著墨鏡的,更確切地說是永不摘墨鏡的除了小謝,還有導演王家衛和設計師卡爾拉格菲爾德(Karl Lagerfeld)。其實,和後兩位相比,小謝還隻是“小巫”,畢竟我們也看過小謝的眼睛。而兩位“大巫”,一個根本就沒被人見過其眼睛真容,一個隻在《時尚大帝》電影中被看過幾個閃爍的鏡頭。
據說“大巫”之一的王導的“墨鏡癮”源於他《上海灘》的許文強情節。倘若真是如此,王導還真是敬業得夠可以,戲裏戲外不分彼此,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勢。當然,王導自己可不這麼解釋,他說是因為習慣夜間生活和工作,眼睛受不了強光刺激的緣故。說來說去,王導還就是一敬業楷模,為工作晝伏夜出的連眼睛都受到牽連。若是有人還就此、從禮儀禮節角度出發去質疑“墨鏡之王”,還有沒有人性懂不懂道理啦?難道你會說眼疾之人帶墨鏡遮掩是不講文明麼?
況且,禮儀禮節向來“欺軟怕硬”。對時尚中人或名流大腕,傳統禮節簡直連臭狗屎都不如。就拿另一位“大巫”“、時尚大帝”拉格菲爾德來說吧,無論他不摘墨鏡的理由是什麼,誰會質疑?誰敢質疑?!人們隻會極盡諂媚姿態,忙不迭稱頌附和:“對對對,這是“大帝”的象征和神秘源頭之一”。
★選擇墨鏡需要同時考慮功能性和美觀性。盡量選擇明確標注有防紫外線標識的墨鏡,底線就是不到地攤上買便宜貨。如果確實很漂亮,隻用框好了。
★從視力保護角度,墨鏡鏡片最佳顏色為茶色和黑色。藍色、粉色或其他顏色都相對弱些;
★戴著藍色墨鏡進食有助於瘦身(因為藍色是最沒有食欲的顏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試;
★墨鏡的款式選擇與個人臉型息息相關,適當重複臉部線條有助於美觀,但須適度。具體選擇方法請參考相關形象書籍或谘詢形象顧問;
★如果不想戴大家都知道的品牌,可選擇最有名望的名人們喜歡的墨鏡品牌,如:OLIVER PEOPLES,Alain Mikli,SAMA等;
★戴墨鏡需要注意禮節,最基本底線就是不要在室內戴(如果你不是明星名人)。
相比之下,女明星帶墨鏡可節製得多啦。她們基本不會鏡不離臉,最多會為沒來得及化妝或沒睡好覺而遮下醜。其餘更多則是為了美麗或怕長皺紋(還是為了美麗,強光刺激眯眼可導致皺紋),當然也必不可少地會為顯酷而戴上墨鏡,例如貝嫂的超大黑超。也有聽說總坐第一排看秀的那些特別繁忙的時尚編輯們會為能趁著看秀睡上一小覺而總戴著墨鏡遮人眼目,想想也真是一舉兩得(既睡了也潮了)。說起來,墨鏡還真是一個很炫的東西,既使人風情萬種,又令人深藏不露。更絕妙的是,它特別有“範兒”。一沾上後(特別是黑超),無論你心理是否惦記著低調,都會像通了電般即刻擁有明星光芒而引來萬眾矚目,尤其是那種隻有你一人戴著墨鏡的室內。不過,如果你不是王導或拉格菲爾德,也沒有練習過,千萬別在夜間或黑暗中戴著墨鏡,你會看不見的。
但不管怎樣,男人女人都得為自己挑款墨鏡,經常戴戴,就像窗戶也需要拉上窗簾。畢竟不是什麼時候你的心靈窗戶都需要大開,況且必要時拉上窗簾會讓你的心靈窗戶更加美麗動人。而這跟你是不是明星是不是夏季都沒有一毛錢的關係,隻要你記住:不要在夜間或黑暗中或室內戴著墨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