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童姥LBD小黑裙
把小黑裙(Little Black Dress,簡稱LBD)放到最後,有點像國人獲獎感言時要感謝人民感謝黨一樣多此一舉又必不可少。理由嘛?很簡單——哪個女人不知道小黑裙(我很好奇不知道LBD的女人是否有興趣讀到這裏);哪種衣服像小黑裙這樣有“腔調”?
幾乎所有時尚專家和大家都說小黑裙要人(女人)手一件,我估計很多女人應該擁有更多。這不見得表示小黑裙多的女人就有多時尚,恰恰相反,這些人裏很多都是不很時尚的懶女人,但都有一個共同點——“smart”/聰慧。因為她們知道:小黑裙是一件款/連身款,可以不必擔心上半身搭不搭調;
小黑裙是黑色的,最藏汙納垢,可以不必小心翼翼生怕弄髒;小黑裙是百搭品,可以單穿顯盡風情嫵媚、可以套開衫、外套,披肩、顯盡淑女、OL或貴婦風采;小黑裙是經典品,可以穿著百年不擔心落伍。試問,還有什麼比“省心、省事、省時、省力、省錢”更讓現代女性歡欣鼓舞呢?尤其在這個需要女人“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牆,開得起好車,買得起好房,鬥得過小三,打得過流氓”的新時代,小黑裙無疑令女人的運籌帷幄和姿態萬方又多出若幹勝算。
而這必須得歸功和感謝一個人。我想,若是此時那個人會和我們都處一室,現在大家的目光肯定已經彙聚到她的身上,並且伴有全體起立的熱烈掌聲。對,加布裏埃爾可可香奈兒!就是這位總是洞察時尚先機的時尚先鋒香奈兒在1919年把小黑裙從喪禮中解放出來。據說那是在一次慈善晚宴上,香奈兒感覺女人們衣著的顏色都太醜陋,於是就穿著她認為的漂亮顏色“黑色”出席,自此掀起LBD時尚狂潮。當然,也有人說黑色由哀悼變身時尚應更早起源於英國。相傳1910年英國阿斯科特賽馬會因哀悼愛德華七世而改成“黑色阿斯科特”。女人們不得已用黑色製成最時髦的衣服後,竟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黑色,於是有了之後的不朽經典。實際上,到底是誰開創了小黑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黑裙讓女人們從此踏上了多彩新生活。當然,更多的史料記載還是更傾向於香奈兒給了小黑裙生命。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也更願意堅信是香奈兒在近百年前,引領著全世界的姐妹們頭也不回地踏入了由服裝解放而開辟的嶄新時代!
金玉梁言:
★高跟鞋是小黑裙的好搭檔,讓它們伴隨著你的身姿搖曳吧;
★麵料是小黑裙的溫度計。棉質休閑、雪紡甜美、絲綢優雅、彈力性感、閃耀隆重;
★款式越簡潔的小黑裙可塑性越強,穿越性越大(更長久)。如果隻有一件,挑簡潔的買,但要有質感;
★沒有配飾(尤其珠寶首飾)相陪的小黑裙是孤獨和殘缺的。給小黑裙一件醒目的配飾,讓它陪著你鶴立雞群;
★過於貼身和裸露會讓人看著風塵,即使是小黑裙;
★選擇一條適合的小黑裙陪伴自己成長,記住,無論何時,氣質都是小黑裙的最好搭檔。
由於小黑裙真的實在太出色(要知道,當時美版的《時尚》雜誌甚至將小黑裙與同期的黑色福特汽車並列為時代熱門話題,狠狠地讚揚它的成功,可見小黑裙有多麼熱門和偉大),就連與香奈兒設計風格大相徑庭的克裏斯丁迪奧先生都忍不住點頭承認:“一條小黑裙是每個女人衣櫃裏的必備品”。顯然,香奈兒的衣缽傳承者卡爾拉格菲爾德認為迪奧先生的評價還不過癮,他自己說:“如果下輩子可以投胎變成一種服裝,我想變成小黑裙”。當然,以上的讚譽都是來自男人的。而小黑裙是給女人穿的,我們也得聽聽女人的想法,尤其是有品位的那種,譬如溫莎公爵夫人。公爵夫人說:“有了小黑裙,就沒有其他衣服的位置了”。不知道公爵夫人說這話是不是暗有所指還是心有感悟,或許對於溫莎公爵,公爵夫人就是一條以一當百(或者當千)的小黑裙。有了她,不僅沒有其他“衣服”的位置,連江山都排不上邊了。一個女人,苦苦尋覓和渴求的不就是成為心愛男人眼中這樣的“小黑裙”麼?獨一無二、絕無僅有,一生一世、不離不棄。
當然,小黑裙也不是完美無瑕,沒有問題的。它的問題就是太招人喜歡,太容易撞衫了。不過這也很容易解決,去買那種簡潔款式的小黑裙,然後用獨特醒目的配飾搭配。想想奧黛麗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中那條永遠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小黑裙經典形象,她可隻用了珍珠項鏈和耳環喲。當然,赫本自身的氣質也不能忽略不計,而這個可就得全靠你自己的造化了……
注釋:
【1】Anne Fontaine,法國頂級女士白襯衫品牌,主攻高端的女式白襯衫,以簡潔的設計、奢侈的品位而聞名。
【2】Downtown,下城風格,源於紐約曼哈頓的地域分界。以隨性、新意著稱,重在靈氣。與之對應的是uptown,上城風格。
【3】摘自《一枚見證純潔友情的胸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