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性食物就是清淡可口、營養均衡的天然食物。為了減肥而失去理性、變得偏激,絕對的斷食或饑一餐飽一餐的不規律飲食,都有害身心健康。
12.簡單生活
簡單的生活和單純的思想才可以獲得靈敏的知覺,而內心深處的知覺就是覺知,擁有覺知才能免於陷入欲望的泥潭。意識不隻受食物中能量的影響,還受環境、成長的文化、生活的氣候、看的報紙、日常生活的壓力的影響和製約。
生活中每個微小的細節以及吸收的能量都會波動意識。意識平靜才是最美的,要獲得平靜的意識,就要過簡單的生活。覺知到簡單的生活,簡單使人寧靜,寧靜就是幸福的秘密。
覺知會讓人在任何時候都處在寧靜美好的狀態中。一個自由自在、放鬆的好心情就是由直覺力、專注力、判斷力等強大的力量而成的。
專注力
導讀:專注力是繼瑜伽八支分法持戒、精進、體位、呼吸、攝心之後的第六步。這一節介紹了什麼是專注力、專注力的功用,以及如何培養專注力。
無論多麼結實的鎖,隻需一把相稱的鑰匙就能打開。內心猶如收藏著無限寶藏的金庫,意識猶如一把鑰匙,插入正確的位置,隻要集中精神向正確的方向一轉,稍加努力閉鎖的內心就被打開了,內心儲藏著的富足的一切就自然地流露出來。
內心的富足是物質換不來的。內心富足,精神飽滿,必將帶來物質上的富足。精力充沛,條理清晰,集中精神,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開啟幸福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專注力是開啟幸福之門的一把金鑰匙。專注沒有大小事之分,是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不應推遲任何一件事,在任何時候都要把現在應做的事做好。
專注可獲得成功的力量,我們所有的興趣、愛好,練太極、瑜伽、琴棋書畫都是為了修身養性達到專心一致的境界。
印度瑜伽師認為,通過體式規範身體,用呼吸清理意識,當身體與意識潔淨後自控力就會增強。瑜伽行者就是通過提高自控力,持續放鬆地將意識從外部世界收回來,進入專注階段,達到凝神與內省的狀態。
專注是難能可貴的品質、良知、道德修養。教人更要育人,培育人的覺知能力,愛護生命的意識,勝過所有的知識。因為,所有的知識經驗也不過是為了除去人的無知。
覺知來自意識觀念,意識的速度過慢、過快,注意力都不是最佳狀態。隻有意識既不超前,也不拖延,每時每刻處在平靜、放鬆、平和的狀態,才是專注的最理想狀態。
2.看著心中最亮的那顆星
“適者生存”是一條最公正的法則,適應環境就要覺知生活環境中潛在的危險。對於無知的人,不幸是他們的恩人,能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獲得覺知。除了自己的無知,沒有什麼能真正傷害到我們。
從前有對父子出海,父親讓兒子獨自掌舵,並再三叮囑兒子:“孩子,你定睛注視前麵那顆北極星,一切就沒事了。”孩子答應了父親,可不一會兒,男孩兒喊他的父親:“爸爸快看,我已超過那顆星星了。”
如今,像這個孩子一樣無知的人太多了,將心中的明星拋在腦後,在人生的旅途中盲目地奔跑,自我意識不斷膨脹,忘了生命高於一切,脫離生命的航道,難免碰到暗礁。
人生的旅途中要保障安全,就要讓熟悉每一條路況的清醒的內心掌舵,看著心中指引方向的那顆最亮的星星,穿越煙霧籠罩的失望之穀、狹窄的痛苦之穀,駛向通往健康幸福的彼岸。這顆星就是最閃亮的愛心,內心無法專注在愛上,無論何時都是痛苦的、危險的。
3.聆聽生命的聲音
經常練習專注地聆聽就可以做到隨時隨地的全神貫注,盡可能減少分神的機會。——【美國】巴克提·提爾塔·斯瓦米
在浩瀚的生命之海中,停止龐雜的思緒,風浪就平息了。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上,不必努力集中意識,隻是聆聽波濤的聲音,頭腦就會像海洋一樣廣闊,你會發現內心發生了驚人的變化,欲望的聲音就此消失了。
欲望的聲音一旦消失,就能聽到圍繞在你周圍的美妙聲音,它們與你內心的聲音是一致的。海鷗的叫聲、海豚的歌聲、不平靜的大海聲,一切聲音都變得非常動聽,就連電閃雷鳴、疾風驟雨的聲音也宛若彼岸飄來的悅耳鍾聲。
傾聽一切都像傾聽最喜愛人的聲音,完全擺脫了遊離不定的意識,所有的焦灼、恐懼、仇恨、假想、妄念處在警覺而被動的狀態,自由、放鬆、專心地傾聽就能清楚地理解所有的語言、聲音中蘊含著的美妙真實的意識。
4.通過有氧的食物、運動提高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