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純潔的愛(1)(3 / 3)

富足的內心就是對生命的愛,如果一個人擁有富足的內心,即使有一天他一無所有,也不會失去對生命的熱愛。尊重生命是所有道德的準則,所以成功的人常常是遵守道德的人,因為他們的生命力強,運氣更好。

無論一個人的學曆多高,無論一個人擁有多少,都不如擁有一個最強大的生命力和有良知的內心更為珍貴。因為這些可以讓你擁有獲得一切的勇氣、愛的力量。

平和的性格

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敢,決不等於用拳頭製止別人發言。——【波斯】薩迪

孩子的性格是最容易受環境影響的,在性格的教育中,隻有父母或者是直接的監護者才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麵前,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什麼時候,都能保持一個平和的語氣、語調與孩子交談,孩子漸漸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性。

大人的說話語氣、語調很重要。如果生氣時對孩子喊,他有一天就會和你喊。如果你打孩子,有一天他就有可能打你或打別人出氣。你教會他合理地解決爭執,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危險。

與人溝通的能力

如今暴力色情的畫麵已經夠多了,家長唯一不能教孩子的就是如何使用暴力去正當防衛。我們要教育孩子如何與人溝通,遇有挑釁的行為最好通過警告的形式避免衝突升級,忠告對方將為他不得當的行為承擔什麼法律後果,你所說的都是為對方著想或聽聽對方有什麼訴求。

這樣教育孩子同時也提示他,不可以傷害別人,什麼樣的事不可以做,做了以後對自己有什麼損害,這比直接的警告會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既可以保護孩子,又可以避免孩子犯錯。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孩子:如果能避開的衝突就盡量聰明地躲避,能逃則逃,而不是教會他擺出決鬥的架勢或者試圖報複。

性教育

對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性教育,讓他們能夠正視性行為,讓他們知道性教育是一個關於愛護生命的嚴肅話題,讓他們知道為什麼有些事情不可以去做,做了以後將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青少年更應該知道什麼是正當的性行為,發生正當的性行為應該做些什麼準備,才能使得身體不受傷害。對於青少年,關於性方麵的知識了解得越早越全麵越徹底,就可能避免被一些不良的信息誤導,比如誤認為性解放是時尚,或者出於對性的恐懼而認為男生與女生握手會懷孕。

青少年若知道性行為是生命中重要的、神聖的行為,在尊重生命的同時就能正確地看待性行為,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就會像愛惜生命一樣愛惜他們的生殖器,像熱愛生命一樣向往純潔美滿的性福生活。

2.我們該怎麼愛孩子

關注孩子的瑣事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不要隨意給他貼上壞孩子的標簽,應該更多地關注他的心理和身體的健康狀況,為人父母不能忽視孩子在生活中的瑣事。

人的變化往往從一些小事開始,注意這些小事,可以使更多的孩子在青春期不至於誤入歧途。讓孩子擁有正確的判斷力,就要透過他的情緒,了解他的意誌力和忍耐力,並去培養。這樣孩子在成長中就可以獲得判斷力、意誌力、忍耐力這三種人生不可缺少的力量。

我們愛孩子就是要觀察、培養、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生活習慣以及身心狀態。單單是為了考試、就業、升級而學習,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取得的考試成績跟作弊沒有任何區別。死記硬背如同把小抄複製在頭腦裏,隻是手段比作弊高明些,對於學習卻沒有任何意義。

尊重孩子的意願

當一個人不愛孩子的時候,才會把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培養孩子的興趣就要尊重孩子,不去做他們的編劇,隻在孩子站不穩或摔倒時給出自己的建議,做一個忠實的觀眾,欣賞他的成長。

如果你想讓孩子接受什麼,就要允許孩子對你想強加給他的觀念予以排斥或否定。做什麼都有一個緩衝的過程,尊重他的意願,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適應。

你想讓孩子做你認為對他有益的事,就要讓他真正地了解你用心良苦是為什麼,發自內心地接受你的想法,這樣他才能感興趣。父母如果能做到寬人律己,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教會孩子應該如何生活、獨立,還有最重要的愛,比單純地用語言勸導更具有說服力。

修身養性

導讀:中國傳統講求要修身先要養性,弗洛伊德則把一切行為的根源歸結為性,可見東西方對性的重視由來已久。這一節介紹了養性的兩種方法:瑜伽收束法和觀想能量中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