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回歸初始的狀態,才有望在遭遇困境時找到出路,在人生得意之時不會迷失自己。現在就放下一切,體會一下這個你生活了許久的世界。
隨著呼吸,慢慢回到你趴在鬆軟的土地上玩耍的年代,那時你發現了剛剛發芽的小草,但並不知道什麼叫春天,內心卻總會升起一種奇妙的喜悅,並全身心地融入這個美好的世界。
這份喜悅,天地初始時就已擁有,是人與自然的那種和諧統一,是賦予生命的動因,是深藏在內心而我們卻一直四處尋找的愛。用我們的眼睛、耳朵、手指的溫度,以及無限的想象,就可以感受到它,小到如塵埃一樣的自我,大到不可思議、孕育在大自然中的充滿無限的力量。
生命片刻不曾離開
身體的完整更有助於靈魂的提升,但是身體損害也不可能損傷到靈魂。就像中國西漢時期的劉安在《人間訓》一文寫到的那樣:癩病生在人的身上,但是人的精神依然存在;可是得瘋病的人,身體雖然完好,而精神卻早已遠離他而去。
有時形態已消滅,而精神卻不曾死去,這就是不曾變化的精神和已化為灰土的形骸的相對應。一千一萬次的輪回轉化,從未有過終點。已經死掉的形體又回到無形之中去,而不變的精神則會和天地同生共死。
當樹木枯死時,便不再蔥翠,是因為青色離開了它。那麼,使樹木生長的是樹木自身嗎?當然不是,使樹木生長的是天地。促使世間萬物生存的“道”,就像大氣一樣,片刻也不曾死去,然而,它所產生的世間萬物卻已經死掉了。
使世間萬物都發生變化的“道”,從未發生過變化,然而,由它所化生出來的一切卻都已變過千次萬次了。笑看世間的權勢,那麼思想就不會受到它們的誘惑;把生死等同起來,意誌就會越發堅定;把世間萬物的變化都等同起來,這麼一來,智慧也就不會再發生什麼禍亂。
生命也許不能以相同的形式重來,但會在大自然中無窮無盡地變化,以不同的生命形式相互轉化,也許在無數次的變化中會變成與現在一樣的生命模式,這就是輪回或者說是重生。所以當你明白了生死輪回,在生命的長河中這世間的權勢也就微不足道了。
不可思議的生命
嬰兒出生時身體的所有組織與長大成人後的組織完全不一樣,意識也在不斷改變,但卻一直存在,甚至兒時的陰影也會存留。人生就是化繭成蝶的蛻變過程,對於任何痛苦,若不能堅持、忍耐,而是逃避、墮落,甚至違背生死、自我了斷,存留在生命中痛苦的意識就不可能消除。
違背自然規律的死亡會使生命意識永無止境地受苦。蛹在沒有成熟前,人為地把它從繭中取出,它就無法成為蝴蝶,終究還是一條臃腫的大蟲子。再大的不幸、災難,都不過是在幫助人從生命的一個階段破繭而出,以最自然的方式進入到另一個不可思議的階段。
此生悟到快樂的真諦,也意味著永遠能得到快樂;此生痛苦,也意味著永遠痛苦。就像每個人都睡覺,可睡眠的質量不一樣。睡前身心愉快,自然會睡得香甜,醒來後神清氣爽。如果你睡前憂心忡忡,必定會徹夜難眠。睡眠不好是因為過於自大、焦慮、縱欲過度而導致陰虛火旺,所以才無法安心入睡。今世來生假若是今天明天,那死亡就是睡覺。那麼,人這一生能自由快樂,若有來世,一定也是自由快樂的。所以要獲得自由的靈魂,就要控製好你的欲望,培養覺知力,讓每一天都能過得輕鬆快樂。
萬物都是宇宙意識中的一部分,任何事物都存在於宇宙的自由意識之中,猶如夢幻、泡影、過往煙雲。雖然意識也曾停留在由凝固的情緒能量所形成的硬殼裏,阻礙了自由一段時間,但不會困住時刻覺知的自由意識。
“賞花不沾襟,愛物不執著。”自由的意識就是從不會過分認同、沉迷於某些事物,不會被束縛、被轉化,不會因依賴而失去自由。自由即生命,自由的意識能把恐懼轉化為敬畏,痛苦轉化為力量,自我轉化為大我,在完善肉身中,升華為永恒的生命之光,即瑜伽三摩地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自由的生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