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殺心(1 / 2)

自君前奏對之日起,整個皇宮似乎都籠罩在一種盈盈的喜氣之下。

不僅為嘉期長公主統一了昆馬,不日就要帶著小皇帝進京朝賀,更為了貴妃顧常樂肚子裏孕育著大雍皇室的下一代。

丹陽宮中的人,每天都笑眯眯的。

自從顧貴妃在太極殿舌戰群臣,一連辯倒三位禦史,便將一個煌煌不可侵犯的形象給樹立了起來,內宮且不必說,就是外麵也流傳起了一股風潮。

人人都說顧貴妃有國母之相。

這可不是隨便誰說的,是皇帝親口稱讚。而與之前大相徑庭的是,朝臣們似乎也對這個論斷默許起來,京中輿論一反此前的攻訐,一麵倒地對顧貴妃大家推崇起來。

這其中固然有當日顧常樂表現上佳的緣故,另一方麵卻是秦國公府出手了。

傅月環和傅夫人背著傅騰使了那些見不得光的手段,企圖毀壞常樂的名聲,打壓她的地位,卻不料被常樂反戈一擊,弄得七零八落。秦國公府也不是吃素的,當即趁勝追擊,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玩起了輿論攻勢。

但與傅家刻意鼓動不同的是,這次秦國公府不過稍稍加以引導,京中輿論便自然而然地統一起來,顯得特別地水到渠成。

如此一來,常樂封後的呼聲越來越高。

皇帝趙容毅雖然還沒有明確表態,但是誰都看得出來,他本來就是屬意顧常樂當皇後的。

而清平山上的太上皇和太皇太後,知道常樂懷孕之後,更是打發顧太平下山進城,特意送了許多東西來慰問。這等於也是兩位老人家的表態了。

禮部如今是最忙的。

不僅要準備昆馬監國太後,即大雍長公主,攜昆馬小皇帝無極入京朝賀的各種禮儀宴會,更是開始未雨綢繆地準備起立後大典的一應儀仗物件。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等接待完長公主,皇上很快就要立後了。

原先說的什麼請皇帝廣納妃嬪充實內宮的建議,似乎已經被朝臣們遺忘在了腦後,仿佛他們從來沒有提起過這茬似的,如今人人都隻是期盼著顧貴妃能夠為大雍生下一位小皇子。至於納妃,開什麼玩笑,皇上有一個顧貴妃就夠了,什麼女人還能入皇上的眼?別自討沒趣了!

皇宮之中人人都顯得忙碌,人人都等待著喜事來臨。

隻有一個地方,冷冷清清,與其他人形成強烈的反差。

春華宮。

昔日尹淑妃居住在此的時候,因為她長袖善舞,擅長與人結善緣,雖比不得丁貴妃強勢顯赫,卻也是隔三岔五便會有妃嬪、內命婦等,前來探訪,春華宮也是熱熱鬧鬧的。如今換了傅淑妃,卻跟進了冷宮仿佛,一天到晚都是陰沉陰沉的。

人人都知道淑妃傅月環不得寵,而太極殿君前奏對之後,私下裏更是傳出一種流言,說那些汙蔑顧貴妃的話,那些討伐顧貴妃的禦史,都是受了傅月環的指使,故意要打壓顧貴妃,好讓傅淑妃上位。

而如今,顧貴妃不僅沒有被打壓,反而越來越受寵愛,連朝堂之上的大臣們也對顧貴妃推崇備至。兩相對比,傅淑妃便愈發顯得人憎鬼厭起來。

這些日子,春華宮不知遭受了多少白眼和冷遇。

成王敗寇,本來也適用於內宮的爭鬥。

夜已深沉,春華宮中卻還沒有安歇。

傅月環正在接見一位很隱秘的客人,這個客人不能被別人看見,隻有她和銀心、金珠兩個心腹知道。

“你不是說,隻要本宮將你弄進太醫院,你就可以幫助本宮消除心腹大患麼?”

傅月環麵色冰冷,臉型似乎比之前又更加消瘦了,突出的顴骨,給她增添了三分刻薄之氣,做姑娘時的滿臉溫潤,竟是一絲也看不見了。

站在她麵前,穿著太監服的仇樂,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娘娘何必著急。人隻有在最得意的時候,才會最放鬆警惕,奴才一直隱忍到現在,就是為了尋找最佳的時機。”

傅月環哼了一聲。

仇樂道:“顧貴妃是皇上心頭寵,丹陽宮人數眾多且紀律分明,貴妃的飲食,都有專人經手,奴才自然找不到機會下手。”

傅月環冷冷道:“如今她懷了孕,皇上恨不得將她當菩薩一樣供起來,飲食方麵隻會更加謹慎嚴密,難道這就是你所謂的最佳時機?”

仇樂搖頭道:“娘娘怎麼忘了,長公主就要入京了。”

“這跟長公主又有什麼關係?”

仇樂道:“長公主入京,皇上肯定會大肆招待,屆時人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長公主和昆馬小皇帝身上,又怎麼會想得到,有人要向顧貴妃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