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什很快發現,賴斯的口才極好,說什麼都能絲絲入扣、清清楚楚,而且深入淺出,他曾這樣評價賴斯:
“她能夠將複雜的政策問題用一種簡潔明了的語言表述出來。她可以用我理解的方式解釋外交政策問題。”
正是因為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超凡的語言表達能力,才使賴斯平步青雲,一步走上高層政壇。
2000年11月,小布什當選美國總統後,他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三項政府高級成員的任命,其中之一就是:“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康多莉紮·賴斯。”
2004年11月15日,德高望重的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離任,11月16日,布什總統宣布任命賴斯為國務卿,賴斯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非裔黑人女國務卿。
不可否認,賴斯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高超的口才在她的政治生涯中也著實起到了推波助瀾、錦上添花的妙用。
正如美國著名人際關係專家戴爾·卡耐基所說:“一個人的成功隻有15%是依靠專業技術,而85%卻要依靠人際關係、有效說話等軟科學本領。”可以說,好口才是塑造個人完美形象的點睛之筆,是創設良好人際關係的必備武器,更是贏得成功人生的重要資本。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平時善於抓住彙報、演講、發言等場合多說、多練,這樣才能在人際交往中從容地秀出自己的好口才。
交際箴言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口才的好壞甚至會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立世和處事的成敗。
莉蓮:要學會與不同的人交往
每個人都處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中,雖然對於少年朋友而言,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學校的學習上,人際關係和社會背景相比要單純得多,但即使如此,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卻依然存在著很多誤區。
比如,有些人在與自己比較熟悉的人交往時能表現得很自如,但與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時往往很被動、拘謹、畏縮,不知該如何與他們相處。
也有些人隻跟與自己誌趣、性格投合的人相處融洽,或隻跟與自己誌趣相投的人交往,對自己不喜歡或者不想交往的人就不予理會。
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會使我們失去取長補短的好機會,更會導致人際交往受挫或交際範圍狹窄。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和不同的人相處,因為這樣才能真正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才能擁有完善的人際關係網。
莉蓮·梅那斯切·弗農於1928年3月18日出生於德國萊布切格,是一位中上階層實業家海曼·梅那斯切的長女,莉蓮原本有個哥哥弗雷德,在她少年時不幸去世。
小時候的莉蓮是個非常憂鬱孤獨的小姑娘,她太靦腆了,很少和人交往,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呆在屋裏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
她極其羨慕那些漂亮的明星,常常一個人對著好萊塢黃金時代畫報上的女明星出神,還經常幻想出一些可以跟自己說話的人物,她跟他們談心,他們照她希望的那樣來回答。
莉蓮剛5歲時,由於經濟恐慌,反猶太主義的風潮再次在德國高漲,她們全家逃到了荷蘭;5年之後,當納粹的鐵蹄踏遍歐洲大陸時,他們不得不再度逃往美國。
在逃難中,大家吃著塗有豬油和鹹鹽的黑麵包,尤其是當小莉蓮看到攜家帶口的人群,目睹橫屍遍地的街巷時,無數悲劇的影像衝擊著她幼小的心靈。
這種顛沛流離的日子在當時看來是傷心的經曆,但生活的動蕩不安,卻使小莉蓮的眼界比同齡人寬廣許多,而為了適應陌生的環境,她又不得不學習新文化和新語言,交新朋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她原本十分內向、靦腆的性格,更使她練就了應付未知世界的非凡能力。這對她日後的人生是非常關鍵的。
由於生活愈發貧困,莉蓮沒有機會得到良好的教育,她繼承了父親歐洲式工作狂精神,少年時便開始工作。
她做過許多不同的工作,第一個職位是在電影院當售票員,當時隻有14歲,每小時能賺10美分。她隨後又到貝頓糖果店當營業員。
這些工作都要與公眾交往,所以莉蓮不得不克服怕羞的心理,變得外向化,更為重要的,她漸漸學會了如何應付各種各樣的人。
她說這一經曆對自己以後成為企業家極有益處:“我那時候認識到,能夠從事與各種人交往的工作應該是種開心愉快的經曆。”
1946年,莉蓮進入紐約大學攻讀心理學。畢業後,她組建了一家做郵訂購物業務的公司,並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