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不斷調整你的行為,學一點幸福心理學(2)(1 / 3)

有所悟之後,智者就問跟在身邊的三個弟子:“你們說,人生的重量在哪裏?”

一弟子答:“大腹便便。”

智者搖頭,說:“人生的重量不是身體的重量。就像一根蠟燭,它的重量絕非斤兩,而是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光芒。”

一弟子答:“肌膚亮麗。”

智者再度搖頭,說:“人生的重量與肉體無關。就像一塊璞玉,它的重量絕非光潔的石麵,而是美麗的內心。”

一弟子答:“腰纏萬貫。”

智者繼續搖頭,說:“人生的重量與財富、權力無關。就像一粒麥粒,它的大小與麥芒無關。”

見狀,三個弟子異口同聲地問道:“那依您之見呢?”

智者沉沉地回答道:“人生的重量在於無怨無悔。”

到底是智者,徹悟也在常人之上:人之一生,猶如一晝一夜,生和死,也隻是瞬間的轉化。唯有無怨無悔,方能做到想得開、吃得香、睡得著。

一個無怨無悔的人,才能很好地把握每一刻、每一秒,得意的時候飲酒哼歌、悠然自得;失意的時候小河彈琴、海闊天空。換作充滿抱怨的人,別說“快樂人生、燦爛星空”了,隻會一個勁兒地嘟嚷這嘮叨那了。

習習的晚風中,無怨無悔的人麵對滿天的星星可以天馬行空地任思緒飄飛遊蕩,感受生命的無拘無束;柔柔的燈光下,無怨無悔的人麵對往事可以隨心任性地將思緒付諸筆端,安享生命的寧靜怡然;街頭小攤旁,無怨無悔的人可以把三元錢一碗的餛飩吃得有滋有味;簡陋蝸居裏,無怨無悔的人可以把一元錢一疊的報紙貼得蓬蓽生輝……就這樣,在平凡的家庭裏出生,然後無怨無悔地過活;在喧嘩的時代裏奔波,然後無怨無悔地老去,何嚐不是一種美麗與愜意呢?

“抱怨”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就好像美麗也總是在不經意間闖入我們的視野一樣。抱怨會帶來煩惱,痛苦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越來越沉重。

佛陀經過了多次輪回才終得正果,他想知道世間其他生命如何看待自己這一世的修行,便詢問眾生,假如可以重新選擇,將會怎樣選擇今生的生活。

眾生的回答讓佛陀很吃驚。

貓說:“假如讓我再投胎,我想做鼠。想想前世很傷心,我偷吃主人的魚,主人把我打個半死。可老鼠呢,可以在廚房裏大吃大喝,主人對它也沒有辦法。”

鼠說:“假如讓我再投胎,我想做貓。貓從生到死都由主人養著,很自在。”

豬說:“假如讓我再投胎,我想做牛。牛的生活雖然苦點,但很容易獲得好名譽。哪像我們是傻瓜懶蛋的代名詞,罵人也都要說‘蠢豬’。”

牛說:“假如讓我再投胎,我想做豬。我吃的是草而擠出的是奶,幹的是力氣活,可有誰給我發過獎?你看豬多幸福,吃罷睡,睡罷吃,生活賽過神仙。”

鷹說:“假如讓我再投胎,我想做雞,食有米,住有房,主人還時時保護它。我們呢,一年四季在外風吹雨淋,活得很累呀!”

雞說:“假如讓我再投胎,我想做鷹,你看多自由。而我們要生蛋、報曉,每天還怕被捉被宰,整天內心不安。”

最有意思的是人的答卷。

男人這樣寫道:“假如讓我再投胎一次,我就做女人,可以邀寵、可以當妃子、可以當公主、可以當太太、可以當妻妾……最重要的是可以支配男人,讓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

不少女人寫道:“假如讓我再活一次,一定要做個男人,可以蠻橫、可以冒險、可以當皇帝、可以當王子、可以當老爺、可以當父親……最重要的是可以驅使女人。”

佛陀看完,重重地歎了一口氣:“心中有抱怨,不僅不會有快樂的今世,更不會有幸福的來世。”

有人總是怨氣衝天,牢騷滿腹,總覺得別人虧欠他們,社會虧欠他們,從來不會發現別人和社會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這種人隻會心裏抱怨,幸福指數很低。作為一個幸福的人,應該把“遠離抱怨、無怨無悔”當作自己的終身承諾。因為,唯有活出“無怨無悔”的生命而非充滿抱怨的生命,才是一種難得的愜意與美麗。

當你微笑時,整個世界都在笑

微笑是讓我們走向幸福生活的開始,是百福之門。

汽車銷售大王喬·吉拉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之一,他連續12年平均每天銷售6輛車,創造了汽車銷售界的一個奇跡。許多人都想得到他的成功秘訣,他說:“一個人要推銷自己,麵部表情很重要。微笑可以增加你的麵值,當你微笑時,整個世界都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