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隻有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困境——逆境心理學(4)(2 / 3)

西方有一位聰明的書商為了推銷書籍,他想出了絕妙的一招。他先把書給總統送去了一本,然後就不停地打電話向總統征求意見,忙於公務的總統想早點擺脫他的糾纏,便敷衍說:“這本書不錯!”這位書商頓時心花怒放,大做廣告:“現有總統喜歡的書出售。”於是,這些書被一搶而空。

過了不久,這個書商又出了一批書,他又送了一本給總統,總統為了避免再次上當,就毫不客氣地說:“這本書糟透了!”不曾想,這次書商更是如獲至寶,又到處做廣告:“現有總統厭惡的書出售!”人們出於好奇都爭相購買,這些書很快又賣光了。

再後來,書商又將一本新出版的書送給總統,總統接受前兩次的教訓,索性緘口不言,一個字也不肯說,但這也早在書商的意料之中,他不但不急,反而高興得手舞足蹈,因為這次他做的廣告是:“現有一本總統難以下結論的書出售!”這些書隨即又被一搶而空。 總之,成功在於敢於努力嚐試。世界上沒有不經曆失敗的人,最重要的一條是路走不通的時候,要趕緊轉過身去尋找另外一條出路。“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但是當我們的堅持遲遲等不到結果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嚐試改變一下自己的思路,換個方向思考問題。 青少年朋友,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妨換個思路和方向,說不定可以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不要被暫時的失敗擊倒

很多人總是整天抱怨自己的條件比別人差,抱怨自己的運氣沒有別人好,自己沒有出生在好的家庭裏。其實,這些困難都不足以阻礙你的成功。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你不要被失敗嚇倒。

就在一夜之間,一場雷電引發的山火燒毀了美麗的“森林莊園”,剛剛從祖父那裏繼承了這座莊園的保羅·迪克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他經受不住這次沉重的打擊,閉門不出,茶飯不思,眼睛熬出了血絲。

一個多月過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獲知此事後,意味深長地對保羅說:“小夥子,莊園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澤,一天一天地老去。一雙老去的眼睛,怎麼能看得見希望……”

保羅在外祖母的說服下,一個人走出了莊園。他沒有目的地在街上閑逛,在街道的一個拐彎處,他看到一家店鋪門前人頭攢動。原來是家庭主婦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裏的木炭忽然讓保羅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線希望。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裏,保羅雇傭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的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結果,木炭被搶購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然後他又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一個新的莊園初具規模。幾年以後,“森林莊園”再度綠意盎然。

英國人埃文斯曾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論述:對我來說,一個人是否會在失敗中沉淪,主要取決於他是否能夠把握自己的失敗。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經曆過失敗,因而失敗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你想要取得成功,就必得以失敗為階梯。換言之,成功包含著失敗。關於失敗,我想說唯一的一句話就是:失敗是有價值的。因此,麵對失敗,正確的做法就是:首先要勇於正視失敗,然後找出失敗的真正的原因,樹立戰勝失敗的信心,以堅強的意誌鼓勵自己一步步走出敗局,走向輝煌。

彼得·丹尼爾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經常遭到班主任菲利浦太太的責罵:“彼得,你功課不好,腦袋不行,將來還想有什麼出息。”彼得直到26歲時仍然大字不識幾個。有次一位朋友念了一篇《思考才能致富》的文章給他聽,彼得深有感觸,此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當他成功後,他買下了當年他同同學打架鬧事的那條街道,並且出了一本書,叫做《菲利浦太太,你錯了》。

達爾文當年決定放棄行醫時,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幹,整天隻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麼辦。”達爾文還在自傳上透露:“小時候。所有的老師和長輩都認為我資質平庸,在別人的眼裏我與聰明是沾不上邊的。”

羅丹的父親曾抱怨自己有個白癡兒子。在眾人眼中,他也是個前途無“亮”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則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