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路走不順暢,既可以硬著頭皮走下去,也可以放棄原路,另辟新路。換一種新的方式思維,往往能使人豁然開朗。
人們聽說有位大師幾十年來練就一身移山大法,於是有人就找到這位大師,央求他當眾表演一下。大師在一座山的對麵坐了一會兒,然後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麵,然後說表演完了。
眾人不解,大師微微一笑,說:“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移山大法,唯一能夠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從上麵的例子可以看出,我們做事情不要一條路走到黑,每走完一段,都要靜下心來,好好的總結,看自己走過的這段路,是不是適合自己,這段路到底還能走多遠?倘若發現自己確實不適合這樣走下去了,就應該及早罷手,給自己重新選擇一條更適合的路。做生意也是如此。當發現一條道路不合適了,我們又何必苦苦地支撐下去呢?這樣對自己的身心和精力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而且結果還不見得會好,在這個時候就應該考慮是否該換個行業了。下麵的例子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皮爾·卡丹這個名字現在已經緊密地與時裝業聯係在一起了。他當初最先涉足的是劇院經營。當時的他盡管雄心勃勃、苦心經營,卻也難逃劇院倒閉的厄運。當他發現自己對舞台服飾有獨特的審美能力時,便毅然轉向戲劇服飾設計,並獲得成功。英國的笛福,一生經商,卻一無所獲。到60歲的時候仍然不見起色。在一次經商途中被推向荒島,差點喪命,這使他心力交瘁,無心經商,遂將自己的經曆寫成了著名的《魯賓遜漂流記》,一舉成名。若他仍舊不知轉向,一味拘於原來的商業經營,就不會有後來風靡世界的知名度。 從上麵的例子可以看出,步入新境,能夠讓人覺得“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一扇窗子關閉了,另一扇窗子為我開啟。我們不必過分計較自己的思維方式,條條大路通羅馬。歐洲有一句名言:“一個人的自我思想決定他的為人。“行為是思想綻放的花朵,人們外在的言行舉止,無論是自然行為還是刻意行為,都是由內心隱藏的思想種子萌芽而來。”很多人雖然有著相同的目標,但卻常常因為思路不同,選擇的道路不同,走路的方式不同,結果也有了天壤之別,或者同一個人,從事另外一個職業,就會有更大的成就。
傑克·鄧普塞仍然清晰地記得把重量級拳王的頭銜輸給金·童黎的那一仗。到了第十回合完了,傑克·鄧普塞雖然還沒有倒下去,但臉已經腫了,而且有很多傷痕,兩隻眼睛幾乎無法睜開。他看見裁判員舉起金·童黎的手,宣布他獲勝。傑克·鄧普塞不再是世界拳王了,他在雨中往回走。
一年之後。傑克·鄧普塞再次跟童黎比賽,結果仍是輸。傑克·鄧普塞為此事確實發愁了一陣子,可是最後他對自己說:我不能生活在過去的陰影裏。我要承受這次打擊。
於是,他努力忘掉失敗,集中精力為未來謀劃,他經營百老彙的鄧普賽餐廳和大北方旅館,他安排和宣傳拳擊賽,舉辦有關拳賽的各種展覽會。這樣,他再也無時間也沒心思去為過去發生的事情擔憂了。
其實,失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我們不要把失敗想象得那麼害怕。失敗告訴我們,這條路是行不通的,但是反過來他又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去嚐試別的途徑。大家都還記得“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這個故事嗎?
在亞倫·山德士先生隻有十幾歲時,經常為很多事發愁,為自己犯過的錯誤自怨自艾。他老是在想我做過的事,希望當初沒有那麼做;老是在想我說過的話,希望當時把話說得更好。
一天早晨,亞倫·山德士先生走進科學實驗室,發現保羅·布蘭德溫老師的桌邊放著一瓶牛奶。真不知道這和生理衛生課有什麼關係。突然,老師一把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同時大聲喊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後,老師把亞倫·山德士先生叫到水槽邊上說,好好看看,永遠記住這一課。 牛奶已經漏光了。無論你怎麼著急,如何抱怨,也不能救回一滴了。我們接下來能做到的就是,吸取這次的教訓,去好好做下一件事情。看事情要從多角度和多方麵來思考。一條路不通了,我們可以選擇另外的路。生活就是這樣,沒有變化的生活,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有時不妨試圖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