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積極的心態可以改變一切——積極心理學(3)(1 / 3)

至今,在美國租車市場的占有率排行榜,第一仍是第一,第二仍是第一。 可見,有時候當第二也不錯。並不是所有的“第二”都不好。第二也有第二存在的優勢,要不他就會是第三、第四……即使是第二,他也有自己的優點。

貝爾蒙多出生在巴黎一個貧困的家庭。他天生遲鈍,學無所成。他的母親對他一籌莫展,望子成龍的熱情也日益消減。

貝爾蒙多十幾歲的時候就被迫輟學,麵對母親疲憊的臉,他除了懊惱之外,就是把家裏收拾得一塵不染,做些點心以博得母親的歡笑。

在家無所事事的時候,他就擺弄幾個蘋果,做成可口的甜點。這不但沒有博得母親的稱讚,反而使母親對他更加失望,繼而對他放任不管。。

一個偶然的機會,貝爾蒙多去了巴黎一家非常豪華的大酒店做小夥計。他相貌平平,又無特長,誰都可以對他指手畫腳。後來他又去餐飲部做了一名打下手的小廚師,幫助一位甜點大廚師洗水果、配調料。當時他唯一會做的一道甜點,就是把兩隻蘋果的果肉放進一隻蘋果中,那隻蘋果就顯得很豐滿,但是外表上卻一點兒也看不出來是兩個蘋果拚起來的,果核也被巧妙地去掉了,吃起來特別香甜。

一次,這道特別的甜點被一位長期包住酒店的貴婦人發現了。她品嚐後,十分欣賞,並特意約見了貝爾蒙多。這個一直不被重視的小夥激動地表示他將再接再厲,決不辜負夫人的賞識。

這位貴婦人雖然長年包了一套最昂貴的套房,可是一年中也隻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此度過,但是她每次來這裏的時候,都會點貝爾蒙多做的那道甜點。

那幾年,巴黎的經濟蕭條,酒店裏每年都會裁去一定比例的員工。然而毫不起眼的貝爾蒙多卻年年安然無事。因為那位貴婦人是酒店裏最重要的客人,而貝爾蒙多是酒店裏不可或缺的人。

酒店舉行豪華慶典的那天,每個大廚師都做了一道自己拿手的菜。輪到貝爾蒙多時,他仍然精心地做了那道甜點,對著家屬席中的母親,他熱淚盈眶地說:“我是_個很普通的人,我曾想給母親帶來一點點不同,可我沒有做到。我希望今天,當我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時,母親能嚐嚐我10年前就做過的這道甜點心。”

在眾人的注目中,那位年邁的母親眼裏含著幸福的淚花,一口一口地品嚐了這道遠近聞名的招牌佳肴。

其實,任何一個碌碌無為的人,都會有他自己閃光的地方。我們青少年也一樣,隻要善於挖掘,一定也會取得成功的。

讓我們都來好好地認識一下真實的自己,去發現自己的優點,隻要我們尋找到匹配的環境,我們的才能就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們每個人都會取得成功。從“要我做”到“我要做”

從要我做到我要做,是兩個不同的階段。反映了人們不同的心理,要我做說明我很被動,我要做說明我思想很積極。

美國著名教師費裏斯·赫布曾經談起他教過的一個學生:在學校裏,每一個教過他的老師都搖著頭說他是自甘落後。我們其實都知道他天資聰穎,別的同學能學會的,至少他也能學會,但是他卻拒絕努力。對他鼓勵也好,批評也好,他都無動於衷。

一天下課後,我找他談話,告訴他:“你的這次考試又是一塌糊塗,你不給我留一點餘地。看來,我隻能給你打不及格了。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沒什麼可說的。”他往椅子上一靠,臉上露出嘲笑的表情,無所謂地說。

他這麼一說,我失望到了極點,隻好揮揮手,讓他走。他轉身邁著輕鬆的步伐,瀟瀟灑灑地走出了辦公室。“這孩子怎麼能這樣?他難道就這樣自暴自棄嗎?誰還能幫這個孩子一把?”我不自覺地大聲說了出來。我兩手抱著頭,呆坐在辦公桌前,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竟淚水漣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