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積極的心態可以改變一切——積極心理學(3)(2 / 3)

不知過了多久,我覺得一隻手放到了肩膀上。抬頭一看,他回來了。“老師,我不知道還有人這麼關心我。”他說,臉上的嘲笑消失了,“如果我再試著努力一下,您能幫助我嗎?”

“那你可一定要真正努力才行。”我回答說,“我們倆都要加油。”“那好吧,能從現在就開始嗎?”

從那以後,他真的開始努力,各科作業都完成得很好,最後,他甚至成了班上最好的學生之一。 這個學生聽了費裏斯·赫布的話,轉變了學習的態度,從消極被動變成了積極主動。從老師要他學習,變成了他自己要求主動地學習。這個觀念的轉變,會給他帶來很大的影響。因為找到了樂趣,他會投入更大的精力和努力,他就會更有機會取得成功。

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其實是人的態度的轉變,從被動到主動,這樣大大增加了我們成功的幾率。

其實,有時候改變也不是那樣痛苦。但是從“要我做”到“我要做”這個轉變,可以給我們帶來一生的幸福。下麵一個例子也說明了完成從“要我做”到“我要做”之後,主人公受益匪淺。

麗莎在護士學校念書的第二個月,教授對她們搞了一次測驗。麗莎在學校裏一向是個好學生,所以輕而易舉地就做完了那些試題,直到她讀到最後一道題:“替我們學校做清潔的那位女士叫什麼名字?”她以為教授是在開玩笑,那個清潔工她見過好多次:高個子,黑頭發,50多歲的樣子,但是她從來沒有問過她的名字。

麗莎交了試卷,最後一道試題空著。

下課鈴響的時候,一個同學問教授,最後一道題是否會算入測驗的總分。“絕對要算。’’教授說,‘‘在你們的職業生涯中,你們會遇到許多人。他們對你們來說都很重要,不管是總統還是一名清潔女工,每一個人都不可以被忽略,每一個人都值得你們去注意和關心。所以,最後一道題才是這次測驗中最關鍵的題目。”

麗莎永遠不會忘記那堂課,她同時也知道了她們的清潔女工名叫多蘿茜。

從此以後,麗莎就會記住每一個陌生人的名字,5年後,麗莎從她認識的人身上收獲了很多。

我們青少年也要如此。我想做的事情,我們就會努力去做好。所以,對於我們不想做但是又必須做的事情,我們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成功者都有一顆積極的心

每個成功者的身上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但是他們也有一樣相通的東西,就是它們都有一顆積極的心。

直彥井是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娛樂性雜誌《名流》的創辦者,他從小就有一個願望就是想有一天,他能創辦一家屬於自己的雜誌社。由於他一直有這個明確的目標,他就在平時的生活中產生了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使他得以抓住一些常人看來微不足道的機會。在一次聚會時,他看到一個人打開一包紙煙,從中抽出一張紙條,隨手就把它扔到了地上。直彥井拾起這張紙條,那上麵印著一個著名的女演員的照片,在這幅照片下麵印有這樣一句話:“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原來煙草公司希望買煙者能收集一套照片以達到促銷的目的。直彥井把這個紙片翻過來,注意到另一麵卻是空白,直彥井認為這裏是一個機會。他設想:如果把附裝在煙盒裏印有照片的紙片充分利用起來,在那空白的一麵印上照片上人物的小傳,這種照片的價值可能就會大大提高。於是,他去找印刷這種紙煙附件的平板畫公司,向這個公司的經理說明他的想法,這個經理立即說道:“請你給我寫100篇名人的小傳,每篇我將付給你100日元。”這就是直彥井最早的寫作任務。從那開始,他的小傳需求量與日俱增,以至於他還得請人幫忙。不久,直彥井就請了5名新聞記者幫忙寫小傳,以供應那些平版印刷廠,就這樣,直彥井最終成了一個出名的編者。 從上麵的例子可以看出,有了積極的心態,我們的思維就會變得活躍起來,我們就可以積極地去麵對所遇到的困難。積極的心態往往是一副良藥,它常常藏在心底,需要用意誌來激發他,這樣就能變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每個成功者的心裏都想著自己一定會成功的。正是這顆積極向上的心,指引著他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