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會思考,才有贏的機會——思維心理學(1)(3 / 3)

在做推銷員的過程中,李嘉誠都注意重視分析和總結。在幹了一段時間的推銷員之後,公司的老板發現:李嘉誠跑的地方比別的推銷員都多,成交量也最多。

由此可見,李嘉誠的奮鬥曆史,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用方法來改變命運的曆史。方法總比問題多,隻要我們再問題麵前保持頭腦清醒,我們青少年就一定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習慣對那些容易解決的事情負責,而把那些有難度的事情推給別人,其實這種思維常常會導致我們工作上的失敗。

生命是我們自己的,我們要想活得積極而有意義,就應該勇敢地承擔起生命中的重大責任。向困難挑戰,這是對我們生命的提升,也是讓人生價值最大化的一個快捷途徑,也隻有這樣才能顯示你的能力和價值。克服思維的定勢

有的時候,我們容易鑽牛角尖,越是想不明白,又要使勁往一個方向 想。殊不知,換個思維方式,更加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楊先生是溫州人,十多年前,他的一位遠方親戚在歐洲開飯店,要他過 去幫忙。沒想到,他剛到歐洲不久,親戚就突然患病去世了,飯店也很快垮 掉了。

楊先生不想回國,就在當地找了一份工作。幾年後,他到了一家中等規 模的保健品廠工作。公司的產品不錯,但知名度卻很有限。

他從推銷員做起,一直做到主管。一次他坐飛機出差,不料途中卻遇到 了意想不到的劫機。度過了驚心動魄的10個小時之後,在各界的努力下,問 題終於解決了,他可以安全回家了。就在要走出機艙的一瞬間,他突然想到 在電影中經常看到的情景:當被劫機的人從機艙走出來時,總會有不少記者 前來采訪。

為什麼自己不利用好這個機會呢?來宣傳一下自己的公司形象。

於是,他立即做了一個在那種情況下誰都沒有想到的舉動:從箱子裏找 出一張大紙,在上麵粗粗地寫了一行大字:我是馬爾公司的楊明,我和公司 的馬爾牌保健品安然無恙,非常感謝搶救我們的人。

他打著這樣的牌子一出機艙,立即就被電視台的鏡頭捕捉住了。他立刻 成了這次劫機事件的明星,很多家新聞媒體都對他進行了采訪報道。

等他回到公司時,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帶著所有的中層主管,都站在 門口夾道處歡迎他。原來,他在機場別出心裁的舉動,使得公司和產品的名 字幾乎在一瞬間家喻戶曉了。公司的電話都快打爆了,客戶的訂單更是一個 接著一個。董事長動情地說:“沒想到在那樣的情況下,你首先想到的是公司和產品。毫無疑問,你是最優秀的推銷主管。”董事長當場宣讀了對他的任命書。之後,公司還獎勵了他一筆豐厚的獎金。

可見,有時候克服思維定勢也很重要。遇上了劫機事件,大家肯定都覺得自己很倒黴。在獲救後,都感到筋疲力盡,平常的人都會非常想念自己的親人。而楊明卻不同,他處事冷靜,思維敏捷,想到了這樣一個宣傳公司的好方法。他精明的頭腦和不拘於傳統的思維也值得我們學習。

克服思維定勢,打破常規,想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往往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好結果。艾柯卡用他的智慧,找到了宣傳新車的好方法,迅速提高了公司的銷量。如果沒有這樣的好辦法,隻是按照常規來解決問題,公司的新車仍然會處於滯銷的狀態。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是美國最早、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1956年,該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車。這款新車式樣、功能都很好,價錢也不貴,但是很奇怪,竟然銷路平平,沒有達到預期設想的效果。

公司的經理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絞盡腦汁也找不到讓產品暢銷的辦法。這時,在福特汽車銷售量居全國末位的費城地區,一位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對這款新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是艾柯卡。

艾柯卡當時是福特汽車公司的一位見習工程師,與汽車銷售毫無關係。但是,公司老總因為這款新車滯銷而著急的神情,卻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裏。

他開始琢磨能讓這款汽車暢銷起來的辦法。終於有一天,他靈光一閃。於是他徑直來到經理辦公室,向經理提出了一個創意,在報上登廣告,內容為: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

這個創意的具體做法是:誰想買一輛1956年生產的福特汽車,隻需先付20%的貨款,餘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辦法逐步付清。

艾柯卡的建議得到了采納。結果,這一辦法真的十分靈驗。短短的3個月內,該款汽車在費城地區的銷售量,就從原來的末位一躍而為全國的冠軍。

這位年輕工程師的才能很快受到賞識,總部將他調到華盛頓,並委任他為地區經理。 艾柯卡的故事說明,有時候按照思維定勢解決問題並不是最好的方法,我們要敢於突破常規,開發自己的思維。好主意就是這樣,能夠扭轉不利的局麵,甚至能使我們的企業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