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會思考,才有贏的機會——思維心理學(2)(2 / 3)

稻盛和夫的生意之所以能在鬆下的壓榨下獲得利潤,關鍵是他成功地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稻盛和夫被日本經濟界譽為“經營之聖”。他所創辦的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之一。該公司剛創辦不久,就接到了著名的鬆下電子的顯像管零件U型絕緣體的訂單。這筆訂單對於京都陶瓷公司的意義非同一般。

但是,與鬆下做生意並非易事,商界對鬆下電子公司有這樣的評價:“鬆下電子會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

對京都陶瓷這樣的新創辦公司,鬆下電子雖然看中其產品質量好,給了他們供貨的機會,但在價錢上卻一點都不含糊,並且年年要求降價。

對此,京都陶瓷的一些人很灰心,他們認為:我們已經盡力了,再也沒有潛力可挖。再這樣做下去的話,根本無利可圖,不如幹脆放棄算了。但是.稻盛和夫認為:鬆下出的難題,確實很難解決,但是,隻要找出問題的關鍵,肯定是有辦法解決的。

於是,經過再三摸索,公司創立了一種名叫“變形蟲經營”的管理方式。其具體做法是將公司分為一個個的“變形蟲”小組,作為最基層的獨立核算單位,將降低成本的責任,落實到每個人。這樣一來,公司的營運成本大大降低,即使是在滿足鬆下電子的苛刻條件下,利潤也甚為壯觀。

有些問題的確非常頑固,想了許多辦法,仍無法解決。於是人們便產生了放棄的想法,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問題的關鍵,針對問題對症下藥,也許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解決。大家之所以沒有能解決問題,很大的原因是被複雜的問題迷惑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隻要我們青少年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更有信。創新,讓思維打破束縛

年輕人常常會因為害怕自己與他人與眾不同,所以無論在穿著、行動、言談或思考模式上,都盡量與自己所屬的圈子的人一致,這樣就避免了別人在背後指指點點。其實,要想成為真正的“人”,必須先是一個不盲目因襲的人,我們要打破常規思維的束縛。隻有對事物具有獨特的看法,你才能做出一番自己的事業。

布魯克林的一位醫生——寇地斯大夫是個熱心的棒球迷,他和球員們結成好朋友,因此,他被邀請參加一個球隊舉行的晚會。當主持人宣布說:“今晚有一位醫學界的朋友在場,他就是寇地斯大夫,我們請他來為我們談談棒球隊員的健康問題。”

遺憾的是,寇地斯大夫事先沒有得到通知,盡管他是學醫的,但是他的演講卻失敗了。他加入了戴爾·卡耐基的訓練班後,著重訓練在班上的發言,上過幾次課後,他的緊張情緒消失了,自信心也愈來愈強,兩個月後,便成了班上的演講名星,他現在很喜歡演講的感覺和那份欣喜及獲得成功後的榮譽。

有一個人經常出差,經常買不到對號入座的車票。可是無論長途短途,無論車上多擠,他總能找到座位。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這個辦法聽上去似乎並不高明,但卻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後一節車廂的準備,可是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後就會發現空位。他說,這是因為像他這樣鍥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實在不多。經常是在他落座的車廂裏尚餘若幹座位,而在其他車廂的過道和車廂接頭處,居然人滿為患。他對待這個問題有一套自己的獨特見解:大多數乘客輕易就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麵現象迷惑了,不大細想在數十次停靠之中,從火車十幾個車門上上下下的流動中蘊藏著不少提供座位的機遇;即使想到了,他們也沒有那一份尋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讓大多數人滿足,為了一兩個座位背負著行李擠來擠去有些人也覺得不值。他們還擔心萬一找不到座位,回頭連個好好站著的地方也沒有了。

這位旅客有著跟別人不一樣的思維,所以他才能每次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有時候大家的一致看法並不一定是有利的,是正確的,相反,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確是一件讓人值得驕傲的事情。我們要保護這種思想,而不要把它扼殺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