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習慣,如看不見的毒蛇
你是不是也出現過這樣的感受,對著滿滿的一桌資料,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心裏總是感覺有做不完的事情,卻沒有一個做事的思路。這時的你該怎麼辦呢?就請嚐試一下把課桌收拾整齊,把所以的文件放起來,把重要的事情和緊急的事情放到桌麵上,瑣碎的小事先暫且擱置到抽屜裏,再試試現在的感覺,一定感到輕鬆了很多吧。那你也一定從中感受到良好的工作習慣多麼重要。那就積極行動起來吧,向不良的工作習慣告別。
英國詩人波普說過這樣的話:“秩序是造物者的第一法則!”
卡耐基曾經給他的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芝加哥某大公司的總經理,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向沙特拉博士求醫。
“正在說話的時候,電話鈴響了,醫院有事找博士。他馬上處理,剛放下話筒,另一部電話又響了,隻好離席去接電話,又是很緊急的事,不久,又有位同事找博士征詢對某一重病號的處置意見。博士隻好把客人幹晾在一邊長達十分鍾之久。當博士向總經理先生致歉時,奇跡出現了。
“總經理回答說:沒關係,沒關係!醫生,從你的身上我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病根。回公司後,我將立刻改變自已的工作習慣。對了,臨走前,可否讓我看一下你的辦公桌抽屜?”
“博士打開抽屜,裏麵隻有一些紙筆之類的事務性用品,而且少得可憐!患者疑惑地問道:你未處理完的文件呢?未回的信函呢?博士說:全都辦完了!”
“六個星期後,那位總經理盛情地邀請博士到他公司參觀,他完全變樣了,全身上上下下沒有一點兒不適之處。他特地打開抽屜,對博士說:以前,我有兩間辦公室和三張辦公桌,抽屜裏堆滿了未處理的文件,但既無暇也無心去處理它們。自從和你作一席談之後,我即將那些舊文件或報告書,全部作了清理。現在,我隻用一個辦公桌,工作一來立即處理,絕不拖延積壓。所以,現在我已全無因延滯工作而帶來的緊張感和煩惱。”
豪威爾先生曾經是美國鋼鐵公司的董事。起初,開董事會總要花很長的時間——在會議裏討論很多很多的問題,達成的決議卻很少,結果,董事會的每一位董事都得帶著一大包的報表回家去看。後來,豪威爾先生說服了董事會,每次開會隻討論一個問題,然後作出結論,不耽擱、不拖延。這樣所得到的決議也許需要更多的資料加以研究,也許有所作為,也許沒有,可是無論如何,在討論下一個問題之前,這個問題一定能夠達成某種決議,結果非常驚人,也非常有效。所有的陳年舊帳都清理了,日曆上幹幹爭淨的,董事也不必再帶著一大堆報表回家,大家也不會再為沒有解決的問題而憂慮。 這就是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益的道理。 西北鐵路公司總裁羅蘭·威廉斯說過:“那些桌上老是堆滿東西的人會發現:如果把你的桌上清理幹淨,隻保留與手頭工作有關的東西,這樣會使你的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而且不會出錯。我把這一點稱為好管家,這也是邁向高效率的第一步。”
白手起家的查理·魯克曼經過12年的努力後,終於被提升為派索公司總裁一職。當問及他成功的經驗時,魯克曼說:“就記憶所及,我每天早晨5點起床,因為這一時刻我的思考力最好。我計劃當天要做的事,並按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好安排。”
全美最成功的保險推銷員之一弗蘭克·內特格,每天早晨還不到5點鍾,便把當天要做的事安排好了——是在前一個晚上預備的——他定下每天要做的保險數額,如果沒有完成,便加到第二天的數額。
很多時候,恐怕我們並沒有弄清楚“忙”的真正意義。“忙”應該是在特定的時間段中朝著特定的目標進行不斷努力的生活狀態,忙碌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實,但是如果隻是為了向別人表明“自己很重要”而去忙,那就失去了真正的含義。人很容易掉到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陷阱裏麵去,通常這個陷阱都是由虛榮所造成的。
“一寸光陰一寸金”,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隻有高效利用時間,不讓時間白白流逝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人往往具有某些惡習和不良習慣,這並不是生來就有,而是後天慢慢養成的。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改正,並堅決摒棄,否則,這些惡習會影響我們終生。要想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改變不良做工習慣的策略 改變不良的工作習慣,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切忌不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導致最後一事無成。 2.收拾幹淨辦公桌 這樣既可以使你心情舒暢,還可以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工作要處理,已經處理了多少,還有多少,做到心中有數。 3.做事要分輕重緩急 重要的事情先處理,小的事情後處理,這樣使有限的時間得到最合理地利用。養成好的作息習慣,讓你受益匪淺
在人的生活中,習慣對人的影響顯而易見。習慣有多種,有好的,也有壞的。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收獲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