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好習慣將會使你受益——習慣心理學(1)(2 / 3)

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總會碰到很多的朋友說工作好累,生活好累。好像他們一直都處在疲憊的狀態,沒有讓自己真正地放鬆過。他們認為隻要保證了時間,就保證了工作的進度。其實,不是這樣的。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我們感到疲勞之前,我們就要先休息。一小時的休息並不是在浪費生命,它能夠讓你多保持清醒的時間,使你能夠做更多清醒而有效率的事。

好萊塢一位電影導演傑克·查納克告訴人們,這種辦法確實可以產生奇跡。幾年前他常常感到筋疲力盡,什麼辦法都用過,喝咖啡、吃維他命和別的補藥,一概無濟於事。隨後,他試了這種方法,兩年後出現了奇跡。他現在每天能多工作兩個小時,而且很少感到疲勞。

愛迪生認為他無窮的精力和耐力,都來自他能隨時想睡就睡的習慣。福特過80大壽時說:“我能坐下的時候絕不站著,能躺下的時候絕不坐著。”

相關研究證實:預防“學習疲勞”的最好辦法,是在感到疲勞之前先休息。例如,吃過午飯後小睡10~20分鍾,能夠防止下午經常出現的疲勞。若晚飯後再睡上10~20分鍾,不但可以將學習時間延長,而且整個晚上的學習效率能顯著提高。

在二次大戰期間,丘吉爾已經60多歲了,還每天工作16個小時,指揮作戰,實在令人驚訝。他的秘訣在於他懂得休息。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點,看報告,口述命令,打電話,甚至舉行很重要的會議。吃過午飯以後,上床睡1個小時。到了晚上,在8點鍾吃飯以前,他要上床睡兩個鍾點。其實,他並不是要消除疲勞,而是事先預防疲勞,因此他可以很有精神一直工作到半夜之後。

約翰·洛克菲勒也創了兩項驚人的紀錄:他賺到了當時全世界為數最多的財富,也活到98歲。他如何做到這兩點呢?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他家裏的人都很長壽,另外一個原因是,他每天中午在辦公室裏睡半小時午覺。他會躺在辦公室的大沙發上。在睡午覺的時候,哪怕是美國總統打來的電話,他都不接。 丹尼爾·何西林說:“休息並不是絕對什麼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補。”在短短的一點休息時間裏,就能有很強的修補能力,即使隻打5分鍾的瞌睡,也有助於防止疲勞。

貝德漢鋼鐵公司佛德瑞克·泰勒工程師對產生疲勞的因素,做了一次科學性的研究。他認為,工人不應該每天隻能往貨車上裝15噸的生鐵,而應該裝47噸,而且不會疲勞。

為了證明這一點,泰勒選施密德先生來做試驗。他指揮一個工人來搬生鐵。工人拿起一塊生鐵,邊走邊休息。結果怎樣呢?別的人每天隻能裝15噸生鐵,而這位工人卻能裝47噸。研究發現,雖然休息的時間比工作時間還多,工作成績卻差不多是其他人的4倍。

棒球名將康黎·馬克說,每次出賽之前如果不睡一個午覺,到第5局就會覺得精疲力盡了。可是如果他睡午覺的話,哪怕隻睡3分鍾,也能夠賽完全場,一點也不感到疲勞。 我們的心髒每天壓出來流過全身的血液,足夠裝滿一節火車上裝油的車廂。心髒能完成這麼令人難以相信的工作量,而且持續50、70甚至可能90年之久。人的心髒怎麼能夠受得了呢?哈佛醫院的華特·坎農博士解釋說:“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人的心髒整天不停地在跳動著。事實上,在每一次收縮之後,它有完全靜止的一段時間。當心髒按正常速度每分鍾跳動70下的時候,一天24小時內,實際的工作時間隻有9小時。也就是說,心髒每天休息了整整15個小時。”

心理治療專家們都說,我們所感到的疲勞,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英國最有名的心理分析家德費,在他那本《權力心理學》裏說:“絕大部分我們所感到的疲勞,都是由於心理影響。事實上,純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勞是很少的。”

芝加哥大學的艾德蒙·傑可布森博士曾說,如果你能完全放鬆你的眼部肌肉,你就可以忘記你所有的煩惱了。在消除神經緊張時,眼睛之所以這樣重要,是因為它們消耗了全身散發出來的能量的四分之一。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眼力很好的人,卻感到“眼部緊張”的原因。

保羅·山普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以前,他的生活緊張忙碌,總是緊緊張張的,從不曉得使自己輕鬆一下。

他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裏時,總是精神沮喪,憂慮重重,筋疲力竭。為什麼?他每天早上總是急急忙忙起床,匆匆忙忙吃早餐,匆匆忙忙刮臉,匆匆忙忙穿衣,然後急忙開車上班,他緊緊抓住方向盤,仿佛它隨時會飛出窗外一般。他很迅速又緊張地上了一天班,然後匆匆忙忙趕回家,到了晚上,他甚至想急忙入睡。

他這種緊張生活實在太嚴重了。因此他向拿破侖求救。拿破侖建議他,隨時都要想到輕鬆一在工作、開車、吃飯、入睡之前,都要想到放鬆自己。

從那時起,保羅·山普桑就開始練習使自己身心放鬆。每天上床睡覺前,他並不急著入睡,而先使自己身體徹底放鬆,呼吸也傾向平穩。早上醒來後,覺得已得到了充分的休息。現在,他無論開車,還是吃飯,心情輕鬆了許多,為了安全,他駕車提高警覺,但已不像以前那樣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