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疲勞之前先學會休息非常重要。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1.要明白休息並不意味著長時間的睡眠
休息就是在工作勞累的時候,在辦公桌上稍微趴下休息或者四處走走,放鬆心情。中午休息也很重要。如果你住在一個小城市裏,每天回去吃中飯的話,飯後你就可以睡十分鍾的午覺。如果你沒有辦法在中午睡個午覺,至少要在吃晚飯之前躺下來休息一個小時,這比飯前一杯酒要便宜得多了。 2.做任何事情都要放鬆 精神過度緊張容易導致疲勞。所以無論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調整好心態,把學會把事情看得平淡,不要每天都生活在緊張的氣氛中。猶豫,是成功最危險的仇敵
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曆:當我們想買一件新衣服的時候,但是因為價錢貴而猶豫了一陣子,結果當我們再次來買的時候,去發現它已經賣出去了,因此有點失望。這個例子雖然簡單,但是有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跟買衣服的例子是一樣。
當我們遇到事情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東張西望,結果一眨眼,就錯了做事情的最佳時機。所以,當我們把問題考慮成熟之後,我們就要抓緊行動,而不要再猶豫了。
從前,有一位很有名的哲學家,迷倒了不少女孩。
有一天,一個姑娘來敲他的門,說:“讓我做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就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哲學家也很喜歡她,但他仍然回答說:“讓我考慮考慮。”
然後,哲學家用他研究哲學問題的思想,把結婚和不結婚的好處與壞處分別列了出來。他發現,這個問題有些複雜,好處和壞處差不多一樣多,真不知道該如何決定。
最後,他終於作出了一個結論:人如果在選擇麵前無法作決定的時候,應該選擇沒有經曆過的那一個。
哲學家去找那個姑娘,對他的父親說: “您的女兒呢?我考慮清楚了,決定娶她。”
但是,他被那個姑娘的父親擋在門外。他得到的回答是:“你來晚了10年,我女兒已經是3個孩子的媽媽了!”
哲學家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難過極了。
兩年後,他得了重病。臨死前,他把自己所有的書都扔進火裏,隻留下一句話:“如果把人生分成兩半,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 可見,猶豫的確會使我們錯失很多的機會。所以,當我們考慮清楚之後,我們就要立刻行動起來。
士光敏夫是日本經濟界鼎鼎有名的人物。他在重整東芝公司時,曾經遇到了資金不足的問題。當時正是戰後,要籌到資金的確非常不容易。他去某家銀行申請貸款,但主管貸款的部長對他十分冷淡。經過他的不斷努力,部長的態度才稍微有所好轉,但對貸款問題卻絕不鬆口。但是資金問題不能再拖了,否則公司將不得不全線停工。士光敏夫決定破釜沉舟:“怎麼也得迫使部長就範!”
他讓秘書給他找了一個大包,在街上買兩盒盒飯放在裏麵,然後趕到銀行。一見部長,他就開始軟磨硬磨,希望提供給他貸款。但對方就是不鬆口。
雙方展開了一場舌戰,不知不覺已接近下午下班的時間了。當營業部的下班鈴聲拉響的時候,部長如釋重負,提起公文包準備回家吃飯。
不料這時,士光敏夫卻從袋子裏拿出兩個盒飯:“部長先生,我知道你工作很辛苦,但是為了我們能夠長談,我特意把飯準備了。希望你不要嫌棄這寒酸的盒飯。等我們公司好轉後,我們再感謝你這位大恩人。” 麵對他的這份耐心,部長無可奈何。也正是他表現出的這份堅毅,使部長產生了對他的貸款有信心,最終批準了他的貸款申請。
所以,當我們青少年有了行動的目標,我們就要抓緊行動。猶猶豫豫,隻會使我們把機會留給別人。
倘若你沒有樹的偉大,但你可以有草的純樸;如果你沒有牡丹的高貴,但你可以有小野菊的灑脫。生命可以不偉大,但必須發光。而把握好生命,就把握好了發光點。當我們遇到機會的時候,就應該緊緊抓住,不要猶豫。草率行事,隻能草率收場 我們有時候做事情不能太著急,太著急就容易出問題。我們時刻要有一顆平常的心態,考慮事情要周全,然後再下手。
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說過這樣一段話:“有許多我自以為對的事,一經實地試驗之後,就往往會發現錯誤百出。因此,我對於任何大小事情,都不敢過早的決定,而是要經過仔細權衡後才去做。”
一個報社的記者奉命去采訪一個事件。這次采訪工作本來是有相當難度的,可是當上司問他有沒有問題時,這位記者卻不假思索地拍著胸脯回答說:“沒問題,包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