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變換形式進行訓練。例如,原來是先進行2小時訓練,然後再進行訓練比賽,改為做完準備活動之後,先進行訓練比賽,再進行2小時訓練。
說明
單調感和枯燥感是心理疲勞的重要表現,豐富有趣的練習形式可以使運動員既達到技術訓練、戰術訓練或身體訓練的目的,又減輕單調感和枯燥感,從而延緩心理疲勞的產生。
三、自我決定法
目的
通過讓運動員自己決定某些問題,降低他們在訓練中的被控製感。
方法
1.擇機讓運動員決定如何進行身體練習(如踢球還是遊泳?)。
2.擇機讓運動員決定如何進行調整(如看電影,郊遊還是唱卡拉OK?)。
3.擇機讓運動員決定每周一次的隊會內容(如看錄像、討論戰術還是學習曆史典故?)
說明
教練員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時機讓運動員作出自我決定。一般來說,自己選擇的事情,興趣會濃厚一些,造成的心理疲勞會小一些。
四、旅遊放鬆法
目的
通過旅遊減輕心理疲勞。
方法
旅遊是轉移注意,調節情緒,放鬆精神,減輕心理疲勞的最好方法之一。旅遊可以是在居住地附近景點的旅遊,也可以是較遠景點的旅遊;可以是時間較長的旅遊,如1周到2周甚至更長時間的旅遊,也可以是時間較短的旅遊,如1~2天的旅遊。
五、音樂調節法
目的
通過輕鬆的音樂控製或減輕心理疲勞。
方法
1.在計算機上通過互聯網下載自己喜歡的樂曲,通過MP3的形式刻錄成CD光盤,然後不斷欣賞光盤。
2.經常到書店或音像製品商店購買自己喜歡的音樂。
3.在收音機的調頻頻道(FM)中收聽和欣賞音樂。
說明
一種樂曲反複不斷地聽,也可能造成厭煩,這就難以達到減輕心理疲勞的目的。因此,應注意不斷變換樂曲。
六、營養調控法
目的
通過飲食控製心理疲勞。
方法
1.提高色氨酸利用率,保持5-羥色胺的正常水平(該水平降低則抑鬱),可提高抗焦慮抑鬱能力。為此,可吃黑芝麻、核桃仁、瓜子仁或吃巧克力。
2.保持血糖值穩定。為此,可適當補充麵包、麥片等。
3.不使V-氨基丁酸等代謝產物(中樞神經抑製性介質)增多。為此,可適當補充堿性食物,如各種蔬菜水果。
七、社會支持法
目的
使運動員感到有許多可靠的社會支持來源,需要時可以隨時求助。
方法
1.充分理解對運動員產生最重要影響的常常是他們的家庭成員、教練員和摯友。
2.向運動員明確承諾:“在任何需要幫助的時候,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3.運動員遇到挫折、困難和失敗的時候,有了傷病的時候,往往是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此時,一個關切的目光、一句貼心的問候、一個隨便談談的提議,都可能對運動員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4.鼓勵運動員通過電話、書信等方式經常保持與父母的聯係。
5.鼓勵運動員結交可以信賴的摯友,同摯友一起享受成功與進步,麵對困難與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