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何觀察一個人
要觀察一個人,就要把握住這樣一個順序:從下至上。也就是說,首先,從他的鞋子開始觀察。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先從他的臉開始觀察呢?
其實,一旦一開始就觀察了一個人的臉,我們就會很容易地主觀地對這個人進行評價,而因此影響或忽略了很多關於此人的重要信息。而從腳開始觀察可以很好地避免這種情況。
首先觀察他的鞋子,鞋子如果很髒,並且近來沒下雨,那說明這個人對於生活衛生方麵並不怎麼在意,同時也可以推測這個人對於生活方麵並不嚴謹,甚至還可以進行這樣一種假設:可能他性格就是這樣的。
然後再觀察他的褲子,其次是衣服,最後是臉。如果衣褲上有些褶皺或是汙跡,那就可以證明上麵的部分論斷是正確的。同時,一個人身上的飾物也是辨認此人的主要依據。有時將一個人戴佩的耳環、項鏈,戒指之類比較個人化的東西記住,往往成為辨認此人的關鍵。
了解人的內心組合
你見過熟練鎖匠幹活嗎?簡直就跟玩魔術一樣。他擺弄一把鎖,能聽到一些你聽不到的聲音,看到一些你看不到的東西,感覺到一些你感覺不到的情況,不一會兒,他就了解了鎖的整個結構,並且把它修好了。一個優秀的高情商的交流者也是這樣工作的。他可以了解任何人的內心組合(也稱為策略)——可以像鎖匠那樣考慮、思索,從而探索出別人的內心結構。了解別人策略的關鍵就是要注意他們的言行舉止。要知道,人們將把你想知道的有關他們策略的一切信號都傳達給你,有時是通過語言傳達的,有時是通過行動傳達的,有時甚至是通過眼神傳達的。
你可以學會巧妙地去閱讀一個人,就像你能學會讀一本書、一本地圖一樣。記住,策略隻不過是產生特殊結果的一種特殊想象組合。你需要做的,就是促使人們去感受他們的策略,同時仔細觀察他們的特殊反應。
那些主要利用視覺係統的人傾向於以圖像看世界。他們通過大腦中的視覺部分,獲得他們最大的感覺力。那些視感強的人,因為他們力圖跟上大腦中的圖像變化,所以常常說話較快。他們隻是想要把大腦中的圖像描述出來,常常不太注意表達方式。他們常常用視覺語言來表達,向人們描述這些東西看上去怎麼樣,呈什麼樣的形狀,是明還是暗等等。
而那些聽感強的人則不同,他們說話慢一些,聲音也較洪亮,較有節奏,較有分寸。因為字詞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所以,他們對說什麼非常慎重。他們常常用聽覺語言來表達,如:“這聽起來正合我意”,“我能聽見你說的”或“聽起來一切都很順利”等等。
那些觸感強的人說話更慢。他們主要是對觸覺作出反應,他們語調深沉,說話像是一點一點擠出來的,常常用觸覺語言來表達意思。他們總是“抓”某東西的“具體形態”,比如:東西很“沉”,他們需要“摸一摸”那東西。他們總是這樣說:“我找到了答案,但我還沒有抓住它。”
每個人都有這三種係統,但大多數人都隻由其中一種係統占支配地位。在了解別人的策略,了解他們作決定的方式時,需要先知道他們的主要感覺係統,這樣你就能有的放矢地表達你的信息。
隻要通過觀察和聽別人說話,你就能立即意識到他們所使用的是哪種係統。
1.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隻要留心觀察一個人的眼睛,就能立即明白在特殊的情況下,他使用的是哪一種感覺係統。
不妨先回答下麵這個問題:你12歲生日蛋糕上的蠟燭是什麼顏色的?花幾分鍾時間想一想。
回答這個問題時,90%的人都會把頭抬起來偏向左邊,這就是慣用右手的人甚至某些左撇子回憶視覺圖像的方式。
再考慮下一個問題:要是給米老鼠加根胡子會怎麼樣呢?花幾分鍾描述一下。這一次,你的眼睛也許往上抬,並移向右邊,這裏就是人們的眼睛構成圖像的地方。
因此,隻要看看人們的眼睛,就可以知道他們正在使用的感覺係統。通過他們的眼睛,你也能了解他們的策略。
2.人的生理狀況的其他方麵也為人們了解他們的策略提供了線索。
如果有人呼吸幅度大,那他就是在進行視覺思考;人的聲音也含有深意,視感強的人說話快而急,有鼻音,聲調起伏大;而說話慢、聲調深沉的人則通常觸感強;聲調平穩,吐詞清楚則是聽覺強的人的特點。甚至從人的皮膚顏色的變化也能了解別人的策略。
因此,哪怕是很有限的交流,你也能清楚地、準確無誤地了解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方式。學會了解別人策略的最好方式不是觀察,而是實踐。因此,你要盡可能地在其他人身上做這些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