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表情可以窺探對方心靈的律動,把握對方情緒變化的尺度,這是懂得感情互動的根本。
臉上的表情,天上的雲彩
臉部表情在反映一個人的情緒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鑒別情緒的主要標誌。人類的心理活動非常微妙,但這種微妙常會從表情裏流露出來。人們在歡欣喜悅時會表現出高興的表情,臉頰的肌肉會鬆弛;人們在憤怒時會表現出扭曲誇張的表情;人們在嫉妒別人時會表現出喜怒無常的表情;人們在遇到悲哀的狀況,自然會淚流滿麵。
不過,也有些人不願意讓這些內心活動被別人看出來,單從表麵上看,就會讓人判斷失誤。從表情窺探他人的內心秘密好像簡單,實際上並不容易。
美國心理學者奧古斯特·伯伊亞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讓幾個人用表情表現憤怒、恐怖、誘惑、漠不關心、幸福、悲哀這六種感情,並用錄像機錄下來,然後,讓人們猜哪種表情表現哪種感情。結果平均每人隻有兩種判斷是正確的,當表現者做出的是憤怒的表情時,看的人卻認為是悲哀的表情。
在一次洽談會上,對方笑嘻嘻地完全是一副滿意的表情,使人很安心地覺得交涉成功了,“我明白了,你說得很有道理,這次我一定考慮考慮。”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以失敗而告終。在很多時候,人們縱使情緒很激動,也會偽裝成毫無表情,或者故意裝出某種相反的表情,所以如何去探測對方的表情底下所隱藏的真實情緒,對探測者的觀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表情突破對方心理時要注意以下兩方麵:
1.沒表情不等於沒感情
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看到有些人不管別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他都一副無表情的麵孔。碰到這樣的人,許多人都感到十分頭痛。其實,沒表情不等於沒感情,因為內心的活動,倘若不呈現在臉部的筋肉上,那就顯得很不自然,越是沒有表情的時候,越可能是感情更為衝動。
例如,有些職員不滿主管的言行,卻又敢怒不敢言,隻好故意裝出一副麵無表情的樣子。事實上,不管如何壓抑那股憤怒的感情,內心的不滿依然很強烈,如果仔細觀察他的麵孔,會發現他的臉色不對勁。人們經常把這種木然的麵孔稱為“死人”似的麵孔,也就是說他像死人一樣麵無表情,神色漠然。這種“死人”似的麵孔本身就是一種不自然的表現。此外,雖然這類人努力使自己喜怒不形於色,但倘若內心情緒強度增加的話,他們的眼睛往往就會馬上瞪得很大,鼻孔會顯皺紋,或在臉上出現抽筋現象。所以,如果看見對方臉上忽然抽筋,那就表示在他的深層意識裏,正陷入激烈的情緒衝突中。
如果碰到這種人,最好不要直接去指責他,或者當場給他難堪。當看到部屬臉色蒼白、臉部抽筋時,主管最好這樣說:“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好,如果你有什麼不快,不妨說出來聽聽。”以設法安撫部屬正在竭力壓抑的情緒。
死板的麵孔或抽筋的表情,至少可以暗示上下級關係正陷入低潮,這時最好開誠布公地交換意見,以消除誤解,改善雙方的關係。
毫無表情,有時候也可能代表是好意或者是愛意的表情。尤其是女性,倘若太露骨地表現自己的愛意,似乎為常情所不許,於是便常常表露出相反的表情,裝著一副對對方毫不在乎的樣子,其實這種表麵上的漠不關心,骨子裏卻是十分關心在意的。
2.憤怒悲哀或憎恨至極點時也會微笑
通常人們說臉上在笑、心裏在哭的正是這種類型。縱然滿懷敵意,但表麵上卻要裝出談笑風生,行動也落落大方。
人們之所以要這樣做,是覺得如果將自己內心的欲望或想法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無異於違反社會的規則,甚至會引起眾叛親離的現象,或者成為大眾指責的罪魁,恐怕受到社會的製裁,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