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求職麵試中的心理戰術——成功求職的秘訣(3)(3 / 3)

沉默是一種威懾。沉默的人總能讓人感覺到有一種難以言語的威懾力。因為沉默的人就是保守秘密的人。秘密保留得越多,權力就越大。電影裏的特務頭子經常是沉默寡言的人,因為他知道太多致人於死地的秘密,所以必須少說。還有,皇帝也經常沉默寡言,因為他一說話別人就有生命危險。

陸象先是唐朝末年的宰相。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陸象先的氣度確實不小,喜怒都不形於色,讓人無法揣摩。

陸象先早年擔任過同州刺史。在他擔任刺史期間,他的家童在路上遇到了他的下屬參軍,但是這個家童沒有下馬。在那個時代,奴仆見到當官的人都要下馬,否則就是失了禮數。但是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家童沒有下馬,當然這也並非是什麼非常嚴重的事情。因為這個家童未必認識那位參軍,就算認識,也許家童壓根就沒看到那位參軍呢!

可是,這個參軍卻大發雷霆,拿起馬鞭狠狠地抽打了家童一頓。可能是為了顯示自己並不畏懼刺史大人,參軍打完家童後,還挑釁似的跑到陸象先的府上,對他說:“下官冒犯了大人,請你免去我的官職。”

參軍這麼說的言下之意是:如果你因為這件事免去了我的官職,那就說明你袒護家童,而你如果不免去我的官職,就證明你這個官好欺負。

陸象先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經過,於是答複參軍說:“身為奴仆,見到做官的人不下馬,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下屬打了上司的家童,罷官也可以,不罷官也可以。”說完這句話,他就把參軍晾在一邊,自己走了。參軍一個人在邊上站了半天,也不知道陸象先到底是什麼意思,更揣摩不透陸象先的態度,隻好灰溜溜地退了出去,從此收斂了很多。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有各種摩擦、衝突。在你不想讓矛盾激化、摩擦升級而又想嚇阻對手的時候,你可以學學陸象先的這種方法:給對手一種緩和些的威脅或是保持沉默,也就是說用對手無法揣度的結果去威懾對手。既然是有可能發生,那就存在著不確定性,從而使對手不能夠把握形勢的變化。對手把握不了形勢的變化,自然就無法采取行動。這樣就會迫使對手忍耐下來。

巧用妒忌:妒忌也可以為我所用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率領大軍與匈奴交戰。劉邦求勝心切,帶領小股騎兵追擊匈奴,卻不料中了匈奴的埋伏,被困白登山。此時,漢軍的後續部隊都被匈奴阻擋在各要道路口,無法前去解圍。劉邦他們的形勢萬分危急。

到了第四天,被困漢軍的糧草越來越少。劉邦君臣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謀士陳平靈機一動,想出了一條計策:從匈奴單於的夫人閼氏身上尋找突破口。

在得到劉邦允許之後,陳平派一名使者帶著一批珍寶和一幅畫秘密會見了閼氏。使者對閼氏說:“這些珍寶是大漢皇帝送給你的。大漢皇帝欲與匈奴和好,特送上這些珍寶,請你務必收下,望你在單於麵前美言幾句。”接著,使者又獻上了一幅美女圖,說道:“大漢皇帝怕單於不答應講和的要求,準備把中原的頭號美人獻給他。這是她的畫像,請你先過目。”

閼氏接過來一看,真是一個貌似天仙的美女:眉似初春柳葉,臉如三月桃花;玉纖纖蔥枝手,一撚撚楊柳腰;滿頭珠翠,引得蜂狂蝶浪;雙目含情,令人魂飛魄舞。閼氏一看,不由心生妒忌:如果丈夫得到了她,還有心思寵愛自己嗎?於是閼氏說:“珍寶留下吧,美女就用不著了,我請單於退兵就是了。”

閼氏打發走了漢軍使者後,立即去見單於。她對單於說:“聽說漢朝的援軍就要到了,到那時我們就被動了。不如現在接受漢朝皇帝的講和要求,乘機向他們多索要一些財物。”單於經反複考慮,覺得夫人說得有道理,於是同意了求和。

雙方的代表經過多次談判,終於達成了協議。單於得到物質上的滿足後,放走了劉邦君臣。陳平因這次謀劃有功,後來被劉邦封為“曲逆侯”。他的美人計妙就妙在即使沒有美女,也同樣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事實上不止是人類,就連動物也會妒忌。北極的冰天雪地裏生活著頑強的愛斯基摩人。殘酷的生存環境使他們需要靠智慧來生存。很早以前,他們就巧妙地利用了狗的妒忌心,發明了被稱為“愛斯基摩結構”的狗拉雪橇的辦法。

辦法是這樣的:拉雪橇的任務由一隻領狗和N隻力狗來完成。愛斯基摩人把領狗和力狗分開圈養。他們讓領狗吃好的食物、睡好的狗舍,還不打它;讓力狗搶食物吃,還不管飽、睡“大通鋪”,拉雪橇時稍有走神就會讓它們挨鞭子。

這樣一來,力狗對領狗十分妒忌,在拉雪橇時拚命往前跑,企圖追上領狗咬它幾口。領狗呢?為逃避後麵的攻擊隻能拚命地奔跑。由於領狗的韁繩比力狗的長了二尺,所以它幾乎是在空跑。這樣,在“差一點就咬著領狗尾巴”的誘惑下,力狗們拚命地往前跑,雪橇也就飛速前行了。

適時的利用別人的妒忌之心,可以讓我們多一些製勝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