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抱怨一點,多努力一點人從懂事的那一刻起就總是在抱怨,抱怨自己生不逢時,抱怨自己沒有出生於名門望族,抱怨社會的不公,抱怨沒有伯樂的賞識。曾經的我也是如此,因為身邊的種種不公正待遇,對社會、對學校、對工作、對上司總是抱著一種心懷不滿的感情。因為抱怨,所以懈怠,因為抱怨,所以對別人的進步覺得不以為然。我的學習、工作、生活,也與口中的抱怨一樣,一切都不如我意。
於是,我陷入了惡性循環,心裏越抱怨,工作越覺得沒意思,努力的程度大打折扣。努力越少,獲得的機會和回報也越少,而機會與回報越少,我的心中也更加的不滿,心中的怨氣也越結越深。後來我跳槽了,從一個行業跳到另一個行業,從一個城市變換到另一個城市。一切從頭開始,我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學習。漸漸地,在工作中我獲得了同事的認可,得到了老板的賞識,職位和薪酬不斷提升,抱怨的情緒也無影無蹤了。這時候,我知道自己進入了不抱怨的正循環。很難說是這一次跳槽改變了我,因為如果沒有後來生活的閱曆,沒有對這個世界的觀察,我的思想就不會有這麼大的轉變。剛走出校門的我,心中盡是夢想的烏托邦,所以總覺得社會是公平的,老板是公正的。
後來的經曆告訴我,“絕對的公平與公正”是不可能的,每個人的天賦、努力、資源都不一樣,憑什麼要求別人完全和你一樣。當然,如果換一種思維,你會發現上帝對每個人又都是公平的,它沒給你優越的生活條件,卻給了你挑戰生活的勇氣。它沒給霍金強健的身體,卻給了他對科學的專注。如果我們有了積極進取的可貴心態,能把不幸當作上帝的饋贈來享用,我們就能從缺陷中尋覓到成功。
1972年新加坡旅遊局呈交給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一份報告,內容大致是:新加坡沒有埃及的金字塔,沒有中國的長城,沒有日本的富士山,也沒有夏威夷十幾米高的海浪,新加坡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什麼名勝古跡都沒有,要發展旅遊業,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然而,李光耀卻在報告上批了八個字:擁有陽光就足夠了!
後來,新加坡人利用當地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種花種草,很快將新加坡發展成了世界上著名的“花園城市”,成為了眾多遊客的旅遊目的地,旅遊收入也連續數年排名亞洲第三。
不要抱怨你的專業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學校不好,不要抱怨你住在破宿舍裏,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窮、你的女人醜,不要抱怨你沒有一個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工資少,不要抱怨你空懷一身絕技沒人賞識你……
現實有太多的不如意,隻要我們擁有一顆陽光的心靈,就算生活給予你的是垃圾,你同樣能把垃圾踩在腳底下,登上世界之巔。不要抱怨。有那時間,你可以為你的人生藍圖去打拚!這個社會要求你在不公平的條件下也要堅持戰鬥,做一個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