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上
帝從不埋怨人們的愚昧,人們卻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我一直都抱怨自己買不起鞋,直到我遇到了一個沒有腳的人。
比爾·蓋茨說過:“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幾乎是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這種不公平就顯現了出來:有些孩子降生在護士、醫生一大把的賓館一樣的高檔病房裏,而有些孩子則降生在隻有一個七十多歲接生婆的自家黑糊糊的炕頭上。
到了上學的年齡,“賓館孩子”穿著新衣,背著新書包一蹦一跳地踏進了美麗的幼兒園,而“炕頭孩子”卻隻能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舊衣服眼巴巴看著別人背書包進學堂。
該參加工作了,“賓館孩子”憑學曆、憑關係輕而易舉地進入了著名的企業,而“炕頭孩子”無學曆、無關係,隻能靠出賣體力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當然,口含“金鑰匙”出生的畢竟是少數,一生下來就沒有學可上的孩子也不多,大多數人都如你我一樣處於中間水平。但即便是這樣,我們還是能處處感覺到生活的不公:
為什麼自己的父母是貧困地區的普通農民而不是富裕城市裏的知識分子?
為什麼自己大學畢業正好趕上國家不再分配工作?
為什麼自己努力工作而老板卻把晉升的機會給了自家一個親戚?世界上哪有什麼絕對的平等,就是以一個傻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也不是完美無缺的。普希金有一首我們都非常熟悉的短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且忍耐。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到來。”生活是不公平的,如果我們無法適應,怨天尤人,不敢麵對現實,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接受現實的挑戰,整天活在憂鬱之中,那麼我們等於被生活擊垮。既然這樣,我們不如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去適應生活的不公。
唯有適應當下的環境,才會有機會去改變自己的處境。不要奢望自己成為上天的寵兒,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給了你諸多不公平的待遇,那麼請你接受比爾·蓋茨的忠告:去適應它。鄰家有個女孩,成年了,也知道愛美了,總是抱怨自己的小腿長得不好看,身型不夠完美;懂事了,知道了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道德以外的規則,就開始忿忿不平,輕易地指責生活不公。
但當她看到一個躺在病床上三年無法翻身、截了肢卻滿懷感恩要報答社會的女孩,她流淚了。可以說,她的眼淚不僅僅是因為感動,更是因為羞愧。
CCTV2《健康之路》欄目曾報道過這個叫江盼的女孩,由於左腿軟骨肉瘤長到了比她纖弱的腰還粗,家境較差無錢治病,躺在病榻上三年,生活無法自理,骨瘦如柴,甚至當經驗豐富的醫生看到她都不由地誇她生命力頑強。一個花季少女,麵對嚴重畸形到令人寒心甚至恐懼的身體,以及無時無刻不在的疼痛,她整整熬了三年多!她沒有怨恨社會,沒有怨恨父母,也沒有指責自己的命運,隻是頑強地求生。
當第四軍醫大的範清宇教授給她做完手術時,她滿懷感恩,當攝像機對著她樂觀善良的笑靨時,誰都想象不到,因為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她的左腿已經截了肢。她說周圍的人給了她太多的愛,為了報答,她將來要到西部去當誌願者,要盡自己所能為社會做貢獻。一個經曆了病痛並可能終生殘疾的女孩說:她要報答!她那無邪的眼神,她麵對生命的堅強與樂觀,讓鄰家女孩無地自容。
是的,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有一個健康、至少是健全的身體,可是,當我們抱怨自己沒有一雙好鞋穿並引申至社會的不公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那些沒有腳的人呢?他們又是怎樣的生存態度呢?生活中的不公平之事真是說也說不完。不平像空氣一樣,隻要你想,它隨處可在,也隨時都可以牽著你的鼻子,直到把你引入心靈的死角。
一個以抱怨麵對生活的人,就像一個靈魂的自虐者。他們不懂得還有一種態度叫作“積極”,一種情操叫“寬容”,一種命運叫作“天助自助者”。要想改變不公,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公平,唯一的方法就是比爾·蓋茨所說的“去適應它”,在適應的基礎上用能力去改造環境,創造公平。
想法決定命運
生活不可能盡善盡美,陽光下也會有陰影,就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生活。
人生不過如此,要不你駕馭自己的一生,要不被生活牽著鼻子走,該怎麼走還取決於你自己。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一位導遊連聲說路麵簡直像麻子一樣。
而另一個導遊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
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有的人很感謝生活賦予他的一切,在他眼裏生活所給予的都是對他的厚愛;而有的人卻厭惡生活對他的不公平,在他眼裏生活給予他的都是苦不堪言,而賦予別人的卻是美妙之極的生活。一個漂亮女孩曾經抱怨過為什麼別人那麼漂亮,學習那麼好,會得到老師的讚揚,會有那麼好的家境,會有那麼讓人羨慕的工作……而自己卻什麼都沒有,為此她真的很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