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沒用(2)(3 / 3)

其實不然,隻要員工在自己“打工者的身份”上樹立一種“老板的心態”,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與老板之間那種僵持不下的怪圈會被即刻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積極融洽的職場氛圍。所謂員工要有“老板的心態”,並不是說要時時揣摩老板的心思,研究如何溜須拍馬,而是要讓員工放棄先前那種“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沒酒喝涼水”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從老板的角度上發現問題、看待問題、處理問題。

心理學上稱之為“換位思考”。比如,你是一家肉店的夥計,突然有一天肉店的營業額超乎尋常的低,沒有賺到多少利潤,這對於作為一般店員的你來說,並無關係,因為這不屬於你的工作範疇,你隻要把肉賣給顧客,收取肉錢就可以了。但若你是一個有著“老板心態”的員工,你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找原因,是價格賣得低了?

還是隔壁有人新開了一家肉店?在很大程度上,“老板的心態”代表的是一種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一種對於績效、投入、質量、品牌等方麵持續執著的關注精神。老板心態之一:化被動為主動,化消極為積極懶惰是人類的天性,被動地任憑事件自然發展是大多數人的一貫做法。尤其是當他們遇到一些違背自己意誌的事情時,絕大部分人都會在頭腦中閃現出某種消極的思想。如果你因此得過且過、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抱怨和推諉上,那麼你自己可用的時間又能剩多少呢?你還有時間去發現自己的優勢,去發展你自己嗎?

這種做法無異於是作繭自縛,到頭來隻會傷了自己。“老板”之所以成為老板,而不是員工,就在於當他們處於同樣的逆境時,大多數人選擇了沉淪,成為了為他人打工的“員工”,而隻有少數人頂住了來自各方麵的層層壓力,依然以達到目標為原則,克服重重阻力,最終成為了為自己打工的“老板”。老板心態之二:彎腰撿起一塊錢有一次,李嘉誠在上車前掏手絹擦臉,口袋裏的一枚一元硬幣不慎被手絹帶出來滾落到了汽車下麵。當時天下著小雨,但李嘉誠卻執意要從車下把錢撿起來。後來,還是旁邊的侍者為他拾起這枚硬幣並送還到了他手中。

李嘉誠當即掏出一張百元大鈔,作為對這個侍者的獎勵。很多人對此並不理解,認為用一百塊錢換一塊錢,這並不是一向精明節儉的李嘉誠的作風。但李嘉誠有自己的見解,他說:“那一塊錢如果不撿起來,被水衝走可能就浪費了。而這一百塊錢卻不會被浪費。錢是社會創造出來的財富,不應被浪費。”作為一名擁有“老板心態”的員工,就應該向李嘉誠一樣,珍惜企業來之不易的每一滴資源、每一點財富。將老板的錢當成自己的錢花,精打細算,在任何投入之前,都周到地考慮一下績效核算的成本問題。別拿一塊錢不當錢,隻有了解了金錢本身的價值,你才能夠更好地創造金錢和管理金錢。

老板心態之三:做個低頭的飽滿麥穗靳前是一個自信到有點自負的聰明學生。為了稍稍打擊一下他日漸突顯的自負苗頭,老師特意安排了一場特殊的考試。試卷一共有100道是非題,答題時間為60分鍾,左上角那句“請先看完所有題目,再開始作答”的字樣特別醒目。自信得有些飄飄然的靳前拿起試卷,對那行醒目的字樣不理不睬,“看什麼看,以我的實力,大約30分鍾就可答完。”他不管不顧提起筆就開始了答題。

大概隻有兩分鍾光景,就有同學滿麵笑容地交了試卷。靳前心中暗笑:“又是交白卷的家夥。”時間又過去了兩分鍾,又有八九個同學交了試卷。同樣是笑容滿麵,一點都不像是交白卷的模樣。靳前有點納悶了,那幾個同學可是班裏公認的腦筋反應慢並缺乏靈活應變能力的“按部就班生”,這次怎麼搶了自己的風頭,趕在自己前麵交了考卷。“大概是能力有限,做不下去繳了槍。”雖然是這樣想,但靳前還是加快了做題速度,畢竟自己才做到第15道題。

當靳前埋頭做到第78道題的時候,赫然發現題目上方寫著:“本次考卷不需作答,隻要寫上姓名交卷便得滿分,多答一題多扣一分。”此時,他才想到了試卷左上方的字樣——“請先看完所有題目,再開始作答”的含義。他懊悔不已,但為時已晚。微少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使人謙遜,所以空心的麥稈高傲地舉頭向天,而飽滿充實的麥穗卻低頭向著大地,向著它們的母親。謙虛會使你得到尊重,謙虛會讓你學會更多東西。

謙虛向他人學習,不斷給自己補充能量,是打工者躋身老板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