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林則徐受伊犁將軍布彥泰之請,協助開墾三棵樹、紅柳灣和阿勒卜斯的荒地,並承修龍口水渠工程。即將就要動身離開戎所,前往各地查勘。正臨行的時候,和珅特意匆匆趕來,給林則徐送行。
“君實老弟,國家多難之際,還望君實老弟再聽為兄一勸,早日出仕啊!”
林則徐握著和珅的手,誠懇地又勸說道。
和珅淡淡一笑,問道:“林公,在下想向林公討要一件物事,可否?”
林則徐有些奇怪地問道:“君實想要什麼東西?”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想請林公留下此墨寶,讓它陪我一同進京。”
“進京?”林則徐愣了愣,下意識地一問,轉念就見和珅眼中那堅定的目光和笑容,瞬間就明白過來,頓時大喜過望,仰天長笑。
“好!好!好!君實既然有此求,為兄怎能不答應?來人!快拿紙筆來!”
和珅親自幫林則徐研墨,林則徐提筆紙上直書道:“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大筆一揮,字字蒼鬆。把筆一拋,林則徐撫須長笑,又從懷中取出一份早就寫好的書信,親手交到和珅手上。
“君實老弟這次進京,可去禮部尋一人,並把此信交與他,到時候必有用處。”
“這人是誰?”
“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禮部右侍郎,曾國藩、曾滌生!”林則徐解釋道:“曾滌生乃是曾子之後,也是我賢婿沈葆楨,學生彭雪琴等人的知交好友,曾任四川鄉試正考官,又是軍機大臣穆彰阿的門生,在朝中人緣頗廣,你去尋他,必能給君實一臂之助!另外,我已經征得布彥泰將軍同意,舉薦你為監生了,文書早已備好,就在信中……。”
看著林則徐殷切和善的眼神,托著手中那份雖輕,卻又沉甸甸的書信,和珅知道,林則徐為了他的出仕早就暗中做了妥善的安排,現在又親手把振興國家的無限希望同時托付給了自己。
現在的和珅,內心中一種已經消散多年的激動油然而生,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這曾是他前世曾經的目標。可惜的是,當年自己沒有把持住,墮落官場。而今機會再次來臨的時候,和珅決定,用自己這新的一生來完成這個目標!不負林則徐的期望,去實現自己那原本未能履行的願望!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君實老弟!為兄祝你從此一飛衝天!力挽狂瀾!哈哈!哈哈哈……!”
笑聲隨著林則徐的遠去越漸越輕,但他的那些話卻一直回蕩在和珅的耳邊,鞭策、激揚著和珅那一顆已經重新沸騰起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