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破爛皇帝叫花臣(上)(1 / 2)

一八四四年十月五日,風塵仆仆的和珅終於回到了北京城。到了北京,他並沒有先回家,而是來到禮部先找到了曾國藩,隨後再由曾國藩領著進了穆府。

按理說,和珅是欽差,回京後應該直接向道光繳旨,但由於和珅這趟差事關和談,事關機密,朝中人很少知道,所以並不是由皇帝在朝堂直接下令的,而是通過軍機處穆彰阿直接負責處理,所以和珅才會和其它欽差繳旨不同。

“是君實回來了?來、來、來!坐坐!”穆彰阿見曾國藩帶著和珅進屋,笑容可掬地向和珅走來,親自挽著他的手,把他帶到了座位前。

“謝穆中堂。”和珅畢恭畢敬地坐下,擺出一副聆聽的樣子。

“君實啊,什麼時候到的京城?”穆彰阿的心情不錯,瞧著麵帶倦色的和珅,關切地問道。

“老師,君實一個時辰前剛到的京城,連家都沒顧得上回呢,就拉著我一起過來了。”曾國藩笑著,在一旁替和珅回答道。

“君實辛苦了,再怎麼急也得先回家一次嘛,老夫雖說年長幾十,可也不是那種不近人情世故的老頑固。”穆彰阿撫著長須滿意地點點頭,但也不忘記說些客氣話。

“老師,其實來前我也是和君實這麼說的,可君實卻拿國家大事遠在個人之上為由,硬要先一步來拜見您,這不……就這麼跑來了。”曾國藩現在與和珅關係很不錯,加上和珅這趟差事幹的漂亮,他這個舉薦人麵上增添了不少光,心情特別的好。聽穆彰阿說得客氣,他笑著在一旁幫和珅多說了幾句好話。

和珅恭恭敬敬地站起來,向穆彰阿說道:“中堂大人,雖說和談已經完畢,但其中還有許多地方需向中堂大人彙報。何況景和此次受中堂大人看中,肩負如此重任,不敢有絲毫馬虎,回家乃是小事,穆中堂群領百官,更為聖上左右臂,權衡大局,為國定策,如能早一刻得知詳情,就能早一日做出決斷啊!”

“好!好!好!”穆彰阿深深看了和珅一眼,讚賞地大笑起來,瞧著麵前這個年輕人,他有種說不出來的喜歡。

把套話說完,和珅幹脆地把這次廣州之行經過細細的向穆彰阿、曾國藩二人敘說了一遍。雖說和珅說的這些事早就用奏章報給了軍機處,但畢竟奏章上無法寫得更詳細,更不說那些與顧盛鬥智鬥勇的關鍵之處了。這些事從和珅這張巧嘴裏說出來,既生動又扣人心弦,聽得穆彰阿和曾國藩是聚精會神,心情起伏。

“……美夷特使顧盛,自來我大清後,仰慕我****文化,合約簽訂後心有愧意,主動提出幫助我國,使法夷不敢多提條款,這才順利與其簽約。從中也可看出我聖上天威浩蕩,百夷臣服,我大清聖賢之德源遠流長,教化有道,更證明了中堂大人以夷製夷高見,所對之策可行啊!”

總結的這幾句話,一個字都沒提和珅自己的功勞,反而把所有大功全推給了皇帝、聖人之德與穆彰阿,聽得穆彰阿和曾國藩心情大悅,滿臉笑容。

這次談判的成功,再加上和珅這番話,等於確立了穆彰阿在朝中決策的正確性,同時又給了道光很大的麵子,想到道光聽到這些話後,一定會衝淡留在道光心裏前年戰爭失敗的陰影,穆彰阿就覺得這次讓和珅出馬談判,做得實在是太對了!同時也為了自己看人有道而沾沾自喜。

而曾國藩卻是另外一種想法,出身大儒世家,曾子的後人。和珅所說的聖人之德,教化之道,完全是讓他高興不己。現在的曾國藩還不是十幾年後的曾國藩,為儒者自居的他,生平最愛聽的就是這種話,和珅幾句話簡直說到他心窩裏去了,樂得他連嘴都合不攏了。

“好你個於君實,這張巧嘴還真是會說,怪不得連美夷都給你說動了。哈哈哈!”穆彰阿心裏雖然高興,但宦海的老手又怎麼會被這幾句馬屁話就捧得不知天南地北呢?不過,對於和珅,他的確非常欣賞,忍不住用玩笑話取笑起和珅來。

嘿嘿陪笑了幾聲,和珅既不說是,也不說不是。

“此事我會盡快報給皇上,君實一路辛苦了,這些天在家好好休息幾日,再做些準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想過幾天皇上就會下旨嘉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