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尋力助夜聞哭聲(上)(1 / 2)

自和珅在曾府初會左宗棠後,就打定了刻意結交此人的心意,這次左宗棠來北京,主要還是陪著沈葆楨、彭玉鱗趕考的,除了指點一下沈葆楨的功課外,平日裏也沒什麼大事。

加上左宗棠這人好動,每天讓他呆在屋裏無所事事,也憋得慌。正巧碰上和珅懷著結交的心,三天二頭來找他,也恰合他的心意。而且,和珅的思想與左宗棠的政見又相似,雙方在許多看法、觀點上基本是一致的,再加上和珅才華出眾,又和自己一樣同是林則徐所看重的人,所以相處幾次後,左宗棠覺得和珅這人十分合自己脾味,一來二去,居然結成了好友。

趁熱打鐵,和珅見左宗棠在曾府不是很住得慣,索性讓他搬來自己的小院同住。每日裏空閑的時候,兩個人不是在書房裏談古說今,就是一起結伴出遊。雙方的關係日漸日深,看得曾國藩連連搖頭,笑罵他們為“狐朋狗友”碰上一起“臭味相投”。

一日裏,和珅正與左宗棠聊得高興的時候,突然間見張權急急跑來,說是有封急信從上海而來。

拆開信一看,和珅又驚又喜,麵色變幻不定,令在一旁的左宗棠有些奇怪。

“君實,何人來信?”

“前美國特使,現美國公使顧盛。”和珅也不避閑,邊說邊把信交給了一旁的左宗棠。

“顧盛?就是那位你曾提起在廣州談判的顧盛?”左宗棠愕然問道。

“正是!”

雖然這些日子裏,在與和珅的多次探討爭辯下,左宗棠已經改變了以前對西方人稱蠻道夷的觀念,但是對於這些打敗自己國家的洋人,他畢竟心裏有所疙瘩,說實在的,在他心中對這些洋人太大的惡感雖談不上,可也沒有什麼好感。突然間聽到顧盛給和珅寫信,左宗棠不由得有些意外,疑惑地看了和珅幾眼,這才接過信瞧了起來。

這是一封顧盛以私人名義寫給和珅的信,經在上海的喬阿富翻譯後,用中、英文兩種字體寄出的。所以,雖然左宗棠不懂英文,卻也能看得懂裏麵的內容。

信不是很長,裏麵的意思也隻有二層。首先是顧盛對前些時候未能及時回信所說的那些道歉、客氣話,接下來就提到二個主要方麵。第一是,顧盛告訴和珅,自他從廣州回國述職後,由於談判的成功受到了總統的嘉獎,被正式調任外交部工作。這次往中國派駐公使,考慮到顧盛在廣州的成績,以及對中國的了解,受美國政府之命,派往上海擔任第一任駐華公使。

第二,就是和珅在信中提的事給予的答複,對於和珅投資在上海開設商行,並讓顧盛出力幫忙的要求,顧盛個人表達了非常大的興趣。在他的信中,顧盛告訴和珅,他的家族在美國本就是經商的,和珅提出的雙方合作發展,他完全可以做主接受,隻不過在合作細節等問題上,需要再討論一番,才能正式決定。因為中國政府有規定,各國公使暫不能來北京,所以顧盛建議和珅抽時間來上海一聚,一方麵是會會老朋友,另一方麵就是當麵商談一下這合作的事。

“君實,你在上海搞商行?”

左宗棠看完了信,驚愕萬分地問道。

和珅點了點頭,笑著說了聲抱歉,隨後慢慢地把自己與伍家合作,在上海買地建樓,籌建商行的事告訴了左宗棠。

聽完和珅的解釋,左宗棠默然不語,皺眉想了一會,突然眼中一亮,指著和珅驚訝地問道:“君實!難道這就是你上次所說的積少成多,彙零為整之策?”

“正是!”和珅非常佩服左宗棠的頭腦,隻幾句話中就察覺了他的用意。說實在的,當初決定靠伍家在上海投資的時候,和珅還沒有想這麼深,但隨著自己構思漸漸成熟,開設商行居然成了無意中走的一步好棋。現在的和珅,已經決定讓上海的商行成為他施政的前奏,並利用商行的優勢去吸取西方的優點,為將來的變革打好基礎。況且商行一旦運行,獲利也是豐厚異常,一個國家想有所發展,那個地方都少不了銀子。這一點,和珅要比任何人都清楚。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