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絕世奇才鬥英人(1 / 3)

去英國要比到美國簡單得多,皇家女王號郵輪跨越大西洋,直接就把和珅帶到了英國首都倫敦。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英國的戰艦已遊遍了整個世界,大英帝國的博物館裏也裝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精品,整個英國都被巨額的財富養得腦滿肥腸。不僅如此,在世界每個角落裏,都有它的殖民地存在,不論在何時何地,天上的太陽總能把陽光照到英國的每一寸土地上,所以它也自稱為“日不落帝國”。

這是一個和美國截然不同的國家,君主立憲和對外掠奪所帶來的繁榮,讓英國人與爽朗、豪放的美國人相比起來,更顯得趾高氣揚,富有侵略性。雖然英國人待人接物的那種含蓄與彬彬有禮是舉世聞名的,“英國紳士”一詞,也是其它國家對英國人的美稱,可實力強大的英國,自從靠著單打獨鬥,把虛弱的大清帝國給無所顧忌地“狠狠教訓”一頓後,就撕下了“紳士”的假麵具,露出了燕尾服下貪婪的本性。

這些英國人,麵對和珅等人時,在表麵上雖然保持著貴族的優雅和禮貌,一舉一動都顯得那麼得體和符合禮儀,但望向和珅的眼神中,卻藏著一絲掩飾不住的不屑與輕視。

英國人對待和珅的規格要比美國人更為高調和華麗,不論是在接待的人員、所安排的住處、提供的服務與飲食等等,都顯得那麼那麼完美和精致。可和珅在英國卻感受不到絲毫熱情與真摯,這些英國人個個趾高氣揚,假笑的背後卻是露骨的嘲笑,他們隻是以一種習慣性的禮儀姿態來招待他。因為在英國人的眼裏,被他們打敗的中國,這個龐然大物已經是個紙紮的巨人,而有著黃皮膚,長辮子的中國人也隻不過是比非洲黑人稍微開化點的支那人而已。

拜訪了維多利亞女王、受邀參加了華麗的宮廷宴會、與英國首相羅素勳爵進行例行的會麵,再參觀了英國上下兩議院……。和珅不論走到哪裏,處處都能遇到那些帶著不友好和嘲笑的眼神望向他的英國貴族們,並忍受著這些家夥暗中向自己指指點點,和發出的一陣陣輕藐笑聲。

英國人用戰勝者姿態和文明人的態度,像看待野蠻人的眼光來對待自己,讓和珅感到憤憤不平。但是,他對這一切卻無可奈何,隻能強忍著心頭的怒火,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這些可惡的家夥周旋。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英國人都是如此。在絕大部分被勝利衝昏頭腦的英國人中,還尚有一些為人正直的貴族存在,這些人裏就有當年極力譴責英國政府,強烈反對以鴉片貿易的名義向中國開戰的保守黨議員格拉斯通先生。

格拉斯通先生是一位正直的政治家,同時也是對鴉片貿易痛惡欲絕的代表人物。在當年議會辯論的時候,他為了阻止戰爭的發生,發表了一次影響巨大的演說。在演說中,格拉斯通先生慷慨承詞,不僅極力譴責了鴉片販子的罪惡行徑,還把英國政府允許在印度種植鴉片,默許銷往中國的行徑斥之為道德淪喪。

他在演說中說道:“文明開化的基督徒們卻從事著與正義和教義相背離的行徑……我不知道世上還有其它非正義的戰爭更甚於此,每一步的處心積慮都將使這個國家蒙受永久的恥辱。現在,被高貴的爵爺(麥考雷國防大臣)裹在身上的旗幟,已經變成了一麵海盜旗,為臭名昭著的毒品走私保駕護航……。”(演說內容節選曆史文稿)

可惜的是,格拉斯通先生的努力沒有成功,萬惡的鴉片戰爭還是爆發了。但是,他對鴉片貿易的反對態度依舊不變,同時也對中國在這場不道德的戰爭中所受到的屈辱與傷害而表示憤怒。

格拉斯通先生的高尚品格,就像是寒冬裏的春風,使和珅覺得溫暖與感動。可惜的是,這類英國人實在是太少了,這不能不讓和珅覺得無奈和遺憾。

雖說英國之行不是那麼愉快,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讓和珅更能看清楚西方人的另一麵。讓盡量讓自己做到對那些目光和話語不聞不問,暗暗觀察和學習著英國製度的先進一麵,和珅依舊得到了不少收獲。

當然,在英國考察的時候,和珅也沒忘記當時在薩斯喀那號上佩裏與他說的話,特意抽時間去拜訪了一下已經卸去全部職務的原中國商務總監義律先生。

直到與義律長談過後,和珅才清楚的知道,佩裏的那些話並沒撒謊和誇大,一切的敘說都是真實的,同樣也是令人惋惜的。

可當和珅試探著問義律,是否後悔當年因為反對鴉片貿易被林公驅逐,而後來又選擇對中國開戰的時候,義律的回答卻讓和珅目瞪口呆。

“對於個人來說,我非常抱歉大英帝國的鴉片貿易給中國帶去的無窮傷害,如果時光能夠倒轉的話,我想……我依舊會選擇協助中國政府禁止鴉片的做法。但是!尊敬的部長閣下,我也絕對不會後悔最後一刻向您的國家發動戰爭的抉擇,畢竟作為一個英國人,大英帝國的利益遠遠高於我個人的意誌。對此,我別無選擇!同樣,如今的局麵也證實了我並沒有做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