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風雷九州 第三十六章 隻手擎天尤為難(1 / 3)

在宴會廳,和珅前腳剛離開,英國公使包令就留意到顧盛悄悄地也跟了出去,雖然他依舊和旁人談笑風生,眼神卻移向了門外,眉目之間也露出了一絲憂色。

“包令先生,中國的酒味道還真是不錯,再來一杯怎麼樣?” 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喝的醉熏熏,滿麵通紅,嘻嘻哈哈的勾著包令的肩膀,手裏拿著壺酒不住地搖晃。

“布爾布隆先生,請您保持一下紳士的風度和外交官的禮儀。”包令瞧著他這副模樣,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同時又有些心痛自己這身昂貴的燕尾服被布爾布隆又抓又拍,沾上了不少酒液。

“又是紳士?你們英國人還真是麻煩……。” 布爾布隆嘴裏嘀嘀咕咕,一副不滿的樣子,覺得包令這麼回答讓他特別掃興。接著再也不理包令,提著酒壺晃晃悠悠地擠進邊上一桌中,隨便拉了個人,大呼小叫地痛飲起來。

“白癡一樣的高盧雞!”包令瞧著布爾布隆醜態百出,心裏極度鄙視。在他看來,作為一個西方世界的文明人、大英帝國的外交官,不論在何種場合都要保持冷靜和清醒的頭腦,盡量顯出自己紳士的典雅風度。而法國人骨子的那種浪漫主義根本就不適合他這種人,為了享受而放縱是包令尤其討厭的事。

收回望向布爾布隆的目光,包令心不在焉地坐著,一手拿著個小酒盅慢慢轉。剛才和珅與顧盛先後離開,而且兩人去了這麼長時間都沒回來,政治嗅覺敏銳的包令似乎察覺到了一些味道。

這些天,他一直在準備著向中國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條約》的細則,修約這事對包令來說是一件大事,它關係到大英帝國在遠東的利益,更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將來。

如果能逼迫中國政府,按英國的要求修約,整個中國就會像一個不著絲縷的貴婦人,赤裸裸的躺在床上,向英國敞開她的一切。

這是一個偉大的創舉,也是一個裏程碑的決定,隻要辦成了這件事,他包令就能留名青史,創下比上次戰爭中整支英國軍隊加起來還要偉大的功勳。到那時候,自己的政治前程必將一片光明,維多利亞女王陛下也會親自為自己授勳。

在這種時候提出修約,是包令考慮好久後的才下的決定,現在中國正處於內亂中,幾乎半個國家都在打仗,中國政府上下一片焦頭爛額,一心隻想盡快平定叛亂,根本顧不上其它的事。在這種情況下,一向懼怕他們洋人的中國政府,更不想看到內憂未除又來外患,趁著十二年前打敗中國的餘威提出修約的要求,不怕中國人不答應。

而且,為了保證計劃的順利進行,包令還把法國人也拉進了自己陣營。英法雖然是世仇,但政治畢竟還是政治,尤其是現在那位拿破侖的侄子、號稱拿破侖三世的法國皇帝一向好大喜功,一聽有便宜可占,簡直就像是隻聞到腥的貓兒,二話不說就掉進了套。

作為英國人的親戚,美國人也是包令拉攏的對象,如果三國同時提出修約,不僅能給中國政府更大壓力,而且在風險上也能進行均攤。可惜的是,美國國內近來也不穩定,顧盛又是個狡猾多端的老狐狸,雖然表麵上說的好聽,但實際上任憑包令把事講的天花亂墜,卻隻抱著利益均沾的態度,根本不肯充當出頭鳥。

至於俄國人,包令倒不是沒有考慮過,但現在在中國的外國各方勢力中,反而是這個與中國接壤的俄羅斯遠遠要小於英國、美國、法國這三個國家。而且,俄羅斯現在又與奧斯曼帝國掐架,一副要大打出手的樣子,哪裏顧得上騰出手來去考慮中國的事?

國際的變化,雖然有些遺憾,不過包令仔細考慮後,覺得能把法國人拉過來差不多也夠了,隻要到時候美國人不直接反對,想利益均沾撈點好處也就隨他們去,他才不信到時候萬一中國政府主動讓步,美國人還會袖手旁觀?所以隊修約這事,包令已是信心滿滿。

可今天,和珅與美國公使顧盛一前一後悄悄離開,讓包令皺起了眉頭,心中忍不住打起了鼓。要說在中國官員裏,包令最顧忌的人是誰,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和珅了。這個有首相名義、總督職務、皇帝老師頭銜……更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中國人,包令自來到中國後,卻始終都看不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