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飄搖 第七章 帝王心兄弟之情(1 / 3)

“愛卿一番心意朕甚慰之……。”鹹豐說到這看了看朝中眾人,歎聲道:“正如愛卿所言,禮部、理藩院同在議政之列,厚此薄彼非人君所為,既然如此,以朕看還是效仿世宗所法,在兩部之外另新建一衙門用來專署此事吧。”

“皇上聖明!”肅順露出驚喜的表情,立即應道:“皇上此言令奴才茅塞頓開,奴才為此事一直左右為難,隻想著究竟是由禮部為首還是以理藩院為首,但恰恰從未想到以世宗之法解決。奴才愚鈍,今得皇上一言點醒,真如撥開雲霧一般……。”

“嗬嗬,肅愛卿不必過謙,朕此為也隻不過是效仿世宗祖製而已,其實朕心中並無十足把握,隻是隨口一說罷了,愛卿認為真的可行否?”

“當然可行!”肅順神態嚴肅地答道:“新建一衙門對此事有大利,不屬六部行列,獨立與外,直接處理外務,亦可入議政之列。何況又免去了禮部與理藩院之間的爭執,實為大善之舉。”

鹹豐笑道:“好!既然肅愛卿也這麼覺得,那此事就依如此辦吧。”

肅順趁熱打鐵連忙應聲,並問道:“皇上,奴才以為這新衙門既然是用來專署外務的,是否可以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為名?除了接管禮部與理藩院外司之責外,亦可並兼管通商、海防、關稅、路礦、郵電、軍工、同文館等各處事務,整合其一,更便於一應處理。”

“嗯,此意甚好,朕準了。”鹹豐沒有絲毫猶豫,一口答應下來。

突然的變化讓所有人都驚愕當場,肅順與鹹豐的一對一答擺明了就是早商量好的,這一下不僅是和珅,就連其他人都傻了眼。

肅順一派是又驚又喜,心頭暗暗盤算著這次能從其中奪得多少利益在手,倭仁那些人是目瞪口呆,雖然不甘心理藩院外務之權旁落,卻又無可奈何。恭親王奕訢等人麵露警惕,輕聲交頭接耳,打算從中分得一杯羹,而和珅卻如驚雷在耳邊炸響,呆立當場。

肅順這手不可謂不毒,先借著他的手提出新建衙門一事,並連消帶打地一攬子把其餘權利都抓了過來。尤其是他後麵提出的並兼管通商、海防、關稅、路礦、郵電、軍工、同文館等各處事務建議,實在是釜底抽薪之舉。

中國對外通商以五大通商口岸為主,但太平天國之亂,實際尚在運行的通商口岸隻存天津、上海兩地。天津臨靠京城,由於政治因素,一向比不了上海繁榮,而上海的商事卻一直都掌握在和珅之手。況且軍工一類,也是以製造局為主,這些都是和珅一手好不容易建起來的,如今肅順借著新建衙門的理由把他們兼並,等於搶去了和珅最強大的兩大權利。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和珅千算萬算也沒算到肅順會有如此心機,更沒算到鹹豐表麵答應自己,暗地裏卻早就與肅順商議好了。

這次回京,和珅本以為借著蘭貴妃的勢力與鹹豐對自己的改觀可以大施手腳,並利用禮部總攬外交事務。可他卻小看了肅順與鹹豐,更沒想到他們會出這麼一招。

但和珅也不是平常人,哪裏甘心如此失敗?雖然現在鹹豐已經乾坤決斷,事已不可為之,強硬反對當然是不可能的。況且新衙門建立從整體上看,對外務也並不無好處,隻不過被肅順把持是和珅不想看到的。和珅更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權旁落,嘔心瀝血建立的上海商務與製造局更不肯輕易落入他人之手,準備著手搶奪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之權。

不光是和珅這麼想,其他勢力也是這麼想。今日朝會本是議禮部整合與理藩院之事,除了肅順和鹹豐外,誰都沒料到最後居然議出一個新衙門來。

可大家都是久經宦海之人,誰會看不出這個新衙門是個香饃饃?但凡能有餘力可插手其中的,無不想一試之,誰都不肯放過這大好機會。

拿得起,放得下,和珅比任何都反應得快,而且馬上就調整了自己心態,第一個站出來說道:“皇上高瞻遠矚遠是奴才等不及,正如肅大人所言,令奴才等撥開雲霧見青天。奴才大局狹隘,隻知片麵,未能體會到皇上的難處,還請皇上責罰……。”

“於愛卿不必如此自責,其實愛卿也是為國之舉,出發點都是好的。況且朕之所策歸根到底還受愛卿之策啟發,說起來要無愛卿整合之舉,哪裏有總理衙門呢?”

“謝皇上不責之恩……。”和珅叩首,隨後說道:“肅大人提議兼管通商、海防、關稅、路礦、郵電、軍工、同文館等各處事務建議,奴才以為甚好。不過奴才覺得新衙門既是仿效世宗之製,從結構上也可仿軍機處體例 ,設大臣、章京兩級職官。可立總理大臣、總理大臣上行走、總理大臣上學習行走、辦事大臣等官職。衙門對外事務也可設通商大臣幾名分駐各地,並根據地理位置向各國設各司各股以便各司其職。另外,向西洋各國派駐外交使臣擔任公使、領事一職……。”

和珅邊說著邊向肅順處看了一眼,心頭暗恨。既然肅順想借新衙門搶奪自己權利,那麼他也可以借此搶奪軍機處權利,棋差一著,但鹿死誰手尚不可知,拚個你死我活和珅不會如此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