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飄搖 第三十六章 是和是戰兩相難(1 / 3)

“報……!東門有英夷派來使者!”

僧格林沁的手還沒揮下去就被突然而至的消息打斷了,在這種局勢下英國人突然派出使者究竟是怎麼回事?眾人詫異之下,考慮再三,決定暫緩出兵,等摸清楚這些洋鬼子究竟想搞什麼花樣再說。

英國人入城,說出和談目的時,僧格林沁與左宗棠全愣住了,帶著狐疑的目光向來人望去。而手下的將領、親兵等見到英國使者一反常態,表現得恭恭敬敬的樣子,個個歡喜雀躍不止,還以為昨日的那仗把英國人給打怕了,對方損失之下逼迫無奈,這才提出了求和的要求。

把來使先打發了出去,僧格林沁回到內堂沉嚀許久,決定讓已經準備好的大軍全部撤回。

“王爺,英國人向來狡猾無信,以他們的實力昨日隻不過是小敗而已。此時突然提出和談,有緩兵之計嫌疑,或是另有企圖啊!”

左宗棠不是正途出身,又從未當過京官,見一切安排在瞬間化為泡影,心中不甘,當下極力勸阻道。但僧格林沁苦笑搖頭,向他說道:“季高,本王何嚐不是如此想?英夷既能做出偷襲天津之事,這和談大半也有玄虛。****上國,兩陣軍前對方求和,此事本王萬難拒絕呀!如絕了英夷之議,皇上第一個就會拿你、我開刀!”

“皇上?”左宗棠話一出口,頓時就醒悟了過來,明白僧格林沁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當今皇帝的性格他也聽說一二,中國和英國在廣州剛宣戰時,鹹豐給兩廣總督葉名琛的聖旨中雖有力戰的鼓勵,同時也表明了和談的立場。

“王爺,戰機轉瞬而逝,兩軍實力相比我方依舊處於下風,何不等奪回炮台後在答應英軍之求?”

“不可!”僧格林沁想也沒想就否決了左宗棠的提議,其實他心裏和左宗棠差不多,但作為直隸防務的最高統帥,僧格林沁更清楚如果在此事上擅專的話,會引來什麼結果。

“季高,英夷如今光明正大的派出使者,和談消息在城中上下不出半日就會傳開。如果我們置之不理,繼續一心求戰的話,京中聞訊定會震怒!如聖旨一到,就有大禍臨頭呀!”

左宗棠看著眉目緊鎖的僧格林沁,長歎一聲。僧格林沁說的沒錯,天津離北京快馬隻不過一日距離,英國人如此求和的消息馬上就會傳出去,要是他們一力拒絕,不光是鹹豐,朝中的那些大佬定會上折彈劾,怒斥此等“誤國誤民”之舉。

明知道有問題,僧格林沁和左宗棠還是要答應下來,當下召回已經出城埋伏的新軍,答應了英軍的和談,同時立即把消息傳往京城,請朝廷派使與英軍談判。

中國軍隊在天津城外小勝英軍,逼迫英軍提出和談要求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京城。聞訊後的鹹豐在殿上高興得手舞足蹈,立即召集朝中二品以上大臣商議此事,並讓肅順等人迅速挑選合適的和談人選。

聽戰局有變,和談在望,有如此好事,朝臣哪個不想出來露一露臉的?爭先恐後地為了這和談人選爭論了起來。其實,在鹹豐心裏,最佳的和談人選依舊是和珅,但這時候和珅還遠在上海,傳旨讓他回京的人估計才剛到目的地,遠水可救不了近火,早一日和談就能早一日解決眼前的問題,他隻能放棄和珅,從身邊的臣子和皇親中挑選。

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穆蔭肯定是要去的,畢竟這關係到兩國戰爭,作為本兵之人,他理所當然是和談中的一員。至於主談之人嘛,得選一個既地位高、又靠得住,而且有能力,能讓自己放心的臣子,這樣一來,鹹豐就把目光轉到了幾個同族親王身上。

恭親王奕訢身為總理大臣,又懂洋務,而且是皇帝的親弟弟,和珅不在由他出麵最為妥當。但肅順等人哪裏肯把這差事落到奕訢身上?當即出言反對,理由說了一大堆,還特意在鹹豐麵前點明此次和談事關重大,主使必須是老誠持重之人,光這一條就把年輕的奕訢給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