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飄搖 第四十二章 鐵索橫江北京城(1 / 3)

英國人打下天津後就向京城追擊,大有不占領京城誓不罷休的勢頭。一路上雖有僧格林沁率軍節節抵抗,可雙方實力差距實在太大,威震天下的蒙古騎兵在無堅不摧的洋槍大炮下毫無用武之地,隻能繼續向京城方向撤退。

戰局的突然變化讓整個朝廷大為震動,鹹豐接到消息後嚇的目瞪口呆,根本顧不上追究談判使臣的責任,急急召集大臣們在朝會討論對策。

這時候,鹹豐已經完全慌了神,一旦英國人打到北京,他這個九五之尊就要成為對方的階下囚了,為了自己的安全,他首先考慮的就隻有一個“跑”字,但作為大清國的皇帝,為了尊嚴和麵子,卻絕對不能從自己嘴裏先說出來。

治國沒有本領,可玩弄手段鹹豐卻不輸與任何人,在這種時候就得靠心腹臣子來替自己出麵了。在鹹豐的暗示下,作為第一心腹的肅順察言觀色,連忙帶頭在朝堂上提出了請皇帝“北狩”的建議。這個建議正中鹹豐下懷,迫不及待一口答應下來,並下旨讓肅順主持安排一切,自己帶上所有皇親、妃子甚至宮中的一群戲子們,與眾臣一同盡快離京“北狩”。

當然,皇帝離京畢竟是大事,何況大敵當前,必須要有人在京城坐鎮。在肅順的挑唆下,從鹹豐手中拿到一道旨意,把空蕩蕩京城與眼前一團糟的戰事全丟給了恭親王奕訢與和珅等幾個政敵,並派人去英山傳書給和珅,讓他盡快回京,並全權代表朝廷向英國求和。

隨著英軍步步逼近,鹹豐急的就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恨不能跑得越快越好,不等到第二日,當天傍晚就急急出宮,浩浩蕩蕩地往承德方向逃竄。

朝廷的大臣們除了一些必須要留守京城的外,絕大部分陸續跟隨皇帝北狩逃命去了,官卑職低沒有資格同行的,全都惶惶不可終日,不是愁眉苦臉地躲在家裏扳著手指數日子,就是關起門來與妻妾子女抱成一團嚎啕大哭,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

鹹豐跑了,那些重臣、皇親們也跟著跑了,可那位一直與和珅不對付的大學士倭仁卻在這時候主動留了下來。這個老夫子倒是很有骨氣,不僅在朝堂上力斥肅順等人貪生怕死、欺君賣國,挑唆皇帝置祖宗基業不顧的惡行,更是在鹹豐麵前痛哭流涕,苦苦哀求皇帝千萬不能離京,要君臣一心共守京城,號召天下勤王之兵與敵決一死戰。

“糊塗!真是老糊塗!”

鹹豐早就被英軍嚇破了膽,哪裏肯留在京城?任憑倭仁怎麼勸都不答應,最後跺著腳讓人把倭大學士給硬扯下去,這才成全了他的逃跑大計。

倭仁見自己無法阻止皇帝離京,在街頭哭倒在地,口中連聲大喊先皇名號,額頭上磕的是頭破血流。等鹹豐一行走後,本能夠隨著一起離開的他傲然留了下來,回到府中讓人大開中門,自己穿戴整齊坐在中堂,身邊還放著白綾、毒酒,打算一旦城破後,就與京城同亡。

僧格林沁在前線打得異常艱苦,他的蒙古鐵騎本就在天津城損失慘重,手中的八旗各營也不堪重用,雖然聽從了左宗棠的建議進行層層阻擊,可手中的兵馬卻依舊一日少過一日,除了延遲了一下英軍的進展速度外,根本就無法對英軍形成威脅。

占領天津後的英國遠征軍士氣高昂,很快就擊破層層騎兵阻截,快速推進到廊坊一帶,廊坊離北京僅僅一百多裏,再往前就能見到北京城牆了,到這時候,英軍上下都覺得這次戰爭的勝利即將來臨。

“蒙古人的騎兵今天沒再出現麼?”遠征軍陸軍新任司令克靈頓將軍舉起望遠鏡瞧了瞧前方,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蒙古人的騎兵這幾天早給我們打光了!這些不自量力的猴子還真可笑,居然以為靠著不停地衝鋒就能阻攔我們前進的腳步。” 巴特勒上尉笑嗬嗬地拍著上司的馬屁,順利的戰局讓他心情大好,現在他已經在想著等打進北京後,在這座被馬可波羅書中描繪過的黃金之都中,為自己這次戰爭撈點值得收藏的紀念品。

“請注意你的言詞,我勇敢的上尉!” 克靈頓將軍並沒有像巴特勒上尉想象的一樣發出笑聲,反而皺著眉頭訓斥了他一句。

“那些蒙古人雖然不是我們的對手,但他們前赴後繼,保衛自己國土的勇氣不失為真正的勇士!對待勇士我們需要的是尊敬,而不是無端的藐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