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飄搖 第五十三章 天王坐困小天堂(1 / 3)

讓天下權貴膽戰心驚,打得朝廷落花流水,威風一時的太平天國已經日落西山,自鹹豐年起,洪秀全在金田起事,與眾兄弟南征北戰,席卷大半個中國以來,已經足足十年了。

在這十年間,太平天國本可創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基業,但時運不佳,最終未能如願。這不僅是因為朝中恰有和珅、曾國藩、左宗棠、僧格林沁與李鴻章等人,更是因為太平天國在攻占南京,正式定都後內部急速蛻化,從骨子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資格。

以拜上帝會集聚民眾,打著“開闢真神惟上帝,無分貴賤拜宜虔。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傳。盤古以下至三代,君民一體敬皇天。”的旗號,鼓吹“天下一氣理無二,何得君王私自專。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視之皆赤子。”的道理,空想重建起一個平等,自由的新世界,這些的確很讓天下百姓心動,也正是起事的基礎。而且,在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太平天國對南京的稱呼)之前,所做的一切也是如此。可惜的是,當攻下南京後,洪秀全等就把這一切全拋擲腦後,關起門來心安理得的自己享樂了起來。

不僅是洪秀全一人,還有與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兄弟們,個個露出了貪欲本色,不思進取,相互間為了勸柄與富貴勾心鬥角,大肆揮霍享樂,弄得整個南京城中煙霧瘴氣。

別的不說,就說從太平天國起始就成立的“聖庫製度”,聖庫的原意是成立在“人無私財”之上,把所有財富彙集起來,進行合理使用,主要體現在太平天國保障部隊供結、吸引貧苦農民參加太平軍和保證軍事紀律,甚至普通百姓生活等方麵。

聖庫的來源有五處,一是持上帝全會眾交給聖庫的銀糧衣物;二是打敗朝廷兵馬或攻克城鎮繳獲的戰利品;三是各處城鄉百姓的員獻和對富戶派大捐、打先鋒所得的財物;四是“科派”、田賦與工商稅的收入;五是百工衙的生產品等。另外,南京城中設立的百式衙與諸匠營,是聖庫物資的重要來源之一。

但這種做法隻維持了短短的幾年時間,進入南京後,聖庫就成了太平天國各王的私庫,洪秀全定都南京,把南京改稱天京,又稱小天堂,大建宮室,窮極壯麗,又海選天下美女,以充後宮,口頭叫喊著“節用而愛民”,暗中卻明目張膽地享受與排場,無度揮霍聖庫財物,奢靡之習成風。洪秀全這麼一帶頭,下麵的人有樣學樣,爭先恐後各不相讓,一時間這奢靡之風,就如同病疫一樣地滋長起來。

這麼一來,太平天國哪裏還是強大的朝廷軍隊對手?更何況,各處團練、鄉勇、新軍與八旗綠營步步緊逼,逐一收複被太平天國占取的城鎮,極大限製了太平天國活動範圍。要不是英國人巴不得中國大亂,暗中給太平天國“輸血”的話,在僧格林沁大破石達開北伐大軍,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各人實行南北夾擊的時候,早就一舉被朝廷殲滅了。

可就是這樣,太平天國的那些諸王們依舊沒能清醒過來,更在不久前居然還以為爭權奪利發生了嚴重內訌,諸王互殺,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等人相繼被殺,南京腥風血雨,人心不穩,使得太平天國剩餘的力量又受到了不可彌補的嚴重損失。

如今,太平天國能打仗的王爺隻剩下了石達開,和新晉的李秀成、陳玉成等三人,其餘所封各王雖是人數眾多,可大多數都是酒囊飯袋之徒,不是靠著老鄉關係撈了個頭銜,紙醉金迷地度日,就是借著洪氏子弟的優勢,替那位已經藏在天王府中,幾年不出一步的洪秀全在外麵收刮民財,到處找尋美女的小人。

中英戰爭結束後,雖然中國軍隊受到嚴重損失,但為了盡快剿滅太平天國,平定內亂,和珅以軍機處和總理大臣的名義要求各處湘軍、淮軍、新軍和八旗綠營等不遺預力地向太平天國占領地發起全麵攻擊。在這種時候,石達開領軍與湘軍、淮軍相抗,李秀成同時也帶兵從南京而出,配合石達開作戰,同時防住側翼的新軍攻擊,與朝廷軍隊一決死戰。

陳玉成受命防禦南京,望著遠處富麗堂皇的天王府,與緊挨著天王府的幾處諸王府第,再瞧著滿城那每日隻能勉強一餐,卻依舊緊握武器,守護南京的太平軍士兵們,他的心中不由得感到一片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