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曬然一笑:“你雖是謀逆賊寇,倒也是一條漢子。既然到了老夫這裏,就安心休養幾日,把身上的傷養好再說。”
李秀成睜開眼睛,奇怪地望向左宗棠,神情中帶著深深的警惕。
“嗬嗬,放心吧,老夫暫時不會要你的姓名,一個活著的忠王總比死的更有價值。”
“想勸降本王?哈哈哈!別做夢了!”李秀成突然大笑起來,接著瞧都不瞧左宗棠一眼,露出了藐視的表情。
“忠王不必如此,既然忠王暫不想理老夫,那就先靜養些日子吧。”左宗棠沒有在意李秀成的表情,淡淡說了一句,揮了揮手,走來兩名親兵把李秀成小心抬了下去。
等把李秀成抬出帳後,守在一旁的劉鬆山明顯對李秀成的態度不滿,忍不住罵道:“這個逆賊!死到臨頭還裝模作樣!大帥,對此人有何話可說?倒不如一刀了解來得幹淨利落!”
“殺了他?嗬嗬。”左宗棠坐在帥位上撫須笑道:“李秀成兵敗身擒,已無半點威脅。他現在是死是活還有什麼區別麼?殺他容易,隻需一刀即可,但他是長毛軍中首王之一,與長毛之事知之甚多,留著他的用處遠比要他性命好得多。況且,本帥憐他是一員將才,如能為棄暗投明,為朝廷出力,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難道大帥真的想勸降此人?” 劉鬆山疑惑地問道。
“那……就得看他的造化了……。”左宗棠平靜地答道。
大勝之後,新軍各部並沒有向金陵迅速推進,倒不是左宗棠沒有這個能力,而是曾國荃的軍隊已經攻到了南京城,逐一攻下南京外圍防禦陣地後,開始了圍城作戰方式。
左宗棠和曾國荃之兄曾國藩是多年好友,但幾年前卻因為一些小事鬧翻了。近些年來,虧得和珅從中周旋,這才使雙方的情誼裂痕有所彌補。這因為這樣,左宗棠才沒有出兵與曾國荃搶功,也算是給了曾國藩一個麵子,何況與李秀成部大戰後,新軍的彈藥消耗及其巨大,倒不如在原來防線就地鎮守,靜觀南京變化。
把大軍稍作安排,左宗棠帶著被俘的李秀成暫回了天津。李秀成身份特殊,並不是普通人,抓住他對朝廷來說是件不小的事,如果左宗棠以此上奏的話,朝廷上下定下殺一儆百的決定。
這麼做,雖然起到震懾太平天國的作用,但左宗棠卻不想看到如此結果。首先太平天國敗亡的日子指日可待,殺不殺李秀成對戰局來說已經沒有絲毫作用。其次,就像左宗堂與劉鬆山所說的那樣,李秀成在太平天國地位崇高,有是才華,如果能招降此人,有不少的好處。
出於這個目的,左宗棠留下了李秀成一條性命,並讓人好生醫治他的傷勢,回天津的一路上,雖然把他關在囚車之中,但飲食衣著等物卻一概不少,並沒有給他什麼委屈。
不僅如此,左宗棠還嚴密封鎖李秀成被活捉的消息,同時密信送往京成,把自己的打算告訴和珅,請他在京中代為周旋些時日,免得消息透露,朝中不顧一切下旨要殺此人,壞了他的計劃。
當左宗棠一行就將抵達天津的時候,他給和珅的信到了北京。和珅接信後拆開細看,微微皺了皺眉頭。
“這個左季高,還真是會給我出難題啊!”和珅苦笑道,但不能否認左宗棠這個想法是正確的。
太平天國覆滅在即,可南京拿下後,太平軍在各處依舊有不小的勢力,分散在民間的太平軍如彙集起來並不容小視。要想一一剿滅,徹底平息隱患的話,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日子。可如果真能勸降李秀成,以李秀成在太平天國的地位和威望,這時間定會縮短許久。
而且,和珅也是久仰李秀成的忠王大名了,能被左宗棠都有些佩服的將才可是不簡單的人物。李秀成正在壯年,要是能棄暗投明,或許能成朝中又一棟梁之材。
仔細一想,和珅也忍不住有些動心,點頭答應了左宗棠的要求。
等信使走後,和珅就招來心腹小心囑咐一番,隨後又去見過恭親王等人,這才把事安排妥當。當然,對於李秀成這種身份特殊的人,和珅也是異常小心的,談話中並沒有向他們透露姓名和身份,隻不過請各人留意朝中消息,如有什麼事要下旨的話,定要會知他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