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美國和普魯士購買軍艦的協議雖然秘密,但這件事和珅也不可能一手遮天,畢竟,采購的資金來源還得通過朝廷撥款才行。正因為這樣,這消息沒過多久就從朝中漸漸傳了出去,到了各國外交官的耳中。
不過,和珅辦事還是很小心的,沒有過多披露購買的真實計劃,所以各國知道的隻不過是中國向兩國訂購軍艦的消息而已,至於怎麼訂購,訂購的軍艦數量、規模和型號等等,卻一無所知。
美國和普魯士現在的情況西方各國都是心知肚明,從中國開始打算建立海軍起,西方各國為了各自在華利益都帶著一絲警惕,但當得知中國最後把采購對象確定下來,居然選擇了正在內戰中的美國,和奧地利打得不可開交的普魯士時,各國政府非但沒有再擔心,反而各自鬆了一口大氣。
在他們看來,中國這麼做簡直是荒唐。普魯士的軍工雖強,但軍艦製造能力在歐洲並不突出,產量也有限的很。至於美國雖然有這個能力,可美國的內戰天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就算內戰結束後,美國的國力也必然有所大損,在這種前提下,要生產出能組建一支艦隊的軍艦,起碼得花上好幾年的功夫。
這種錯覺,給了各國一顆定心丸。在他們看來,中國的海軍要想成軍最快也得需近十年的時間,十年的時間並不短,在這個多變的世界上隨時會發生些什麼不可預計的事。何況,以各國的海軍實力,至少在十年裏依舊可以牢牢控製住中國的海權,以保證他們的利益。
正是這種錯覺,讓西方各國沒有去插手中國的軍艦訂購,給了中國海軍組建的充裕時間。而且,這也是和珅最想看到的,當反饋的信息放在他案頭的時候,和珅忍不住就想放聲大笑,他竊喜地想到,當一年之後,一個不比西方艦隊弱多少的強大海軍突然出現在中國沿海的時候,那些西方人會有什麼表情。
“湯生,同文館的留學生工作,你現在進行的怎麼樣了?”和珅邊品著茶,邊笑眯眯地向身邊的辜鴻銘問道。
辜鴻銘已經被和珅從上海調到京城,進入總理衙門,並直接負責同文館的工作。中國自道光年間的鴉片戰爭起,近二十多年來,神州大地一直戰火未熄。如今,終於平定內外,正是百廢待舉的好時機,和珅一向深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在這種契機下,他更迫切需要各方麵能獨當一麵的人物。
辜鴻銘學貫中西,在這種時候被他委以重任,協助同文館翻譯大量西方書籍,同時受和珅委托,全權處理留學生的工作。
其實,這留學生之事和珅當年在上海的時候就已進行了,但出於朝廷的保守原因,他一直是暗中實施,規模也極為有限。而且,當時的留學生多是南洋子弟,所學的也主要是工業和商業等,僅僅幾個學習軍事的,所讀的也隻不過全是陸軍,在這些人中,半個海軍人才都沒。眼下軍艦的采購已經確定,接下來快則一年,滿則一年半,中國人就能擁有自己的海軍。雖然長江水師也有善戰的將士,可水戰與海戰有著極大的不同,而且新式軍艦和那些木船的戰法也有著天壤之別。如果到時候沒有合格的海軍人才,這支艦隊等於就是一個擺設,拿出來嚇唬人或許馬馬虎虎,一旦和西方艦隊正式開戰,肯定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這茶不錯……。”辜鴻銘先讚了一聲杯中的茶,隨後點起他酷愛的埃及香煙,吞雲吐霧地說道:“第一批出洋的人已經選定了,一共是三十七人,其中二十人去英國學習海軍,另外十七人去普魯士讀陸軍。”
“噢……這些人是什麼情況?”
“三十七人中,有十六人是從各軍抽調的年青營官、統領,其餘各人都是近些年的武舉與地方推薦人才,年齡均在二十至三十出頭不等。經過考核,還算符合所定條件。”
和珅點點頭,特意問了幾個人選的名字,其中有幾人和珅曾在長江水師的名冊中見過,但也有些人從未聽過其名,不過和珅對辜鴻銘辦事放心,既然他已經進行過考核,那應該是有些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