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日本公使是副島種臣,此人也算得明治維新中的一員幹將,而且和伊藤博文等人一般,是明治政府中幾個受過西方教育的政治家,更是下任內閣外務卿的強力人選。
接國內發來的消息,和中國政府所作出的快速反應,副島種臣很敏銳地察覺到這幾件事發生的時間也未免太巧合了些,下意識覺得,背後似乎有中國人的影子在內。
不過,副島種臣暫時也拿不出任何證據,何況現在也不是責問中國的時候,他主要的外交任務就是向中國政府協商,對此兩件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釋,安撫中國政府,達到息事寧人,避免兩國衝突的目的。
副島種臣一進到總理衙門正堂,抬眼就見不僅僅是和珅等著他,就連不管外交的另一位總理大臣,恭親王奕訢也坐在一旁。
“日出之國公使副島種臣,見過清國總理大臣於大人,恭王爺……。”入鄉隨俗,學著中國人的利益,穿著西裝的副島種臣像模像樣地打了個“馬蹄袖”向和珅等人行了個禮。奕訢正喝著茶呢,瞧了這樣差一點兒就樂得噴了出來。
“副島公使,請坐!”和珅也有些忍俊不止,微微一笑抬了抬手,向邊上的座位指了指。
等副島種臣坐下,戈什哈上來茶水,和珅這才和顏悅色地問他今天來總理衙門有什麼貴幹。
“於大人,恭王爺!本使是受天皇、首相之命,向中國政府詢問為何發兵日本的原因?想我國與貴國千年交往,源遠流長,兩國一向相處和諧,何況前些時候又簽定了和平協議,更是感歎貴國禮儀之邦實乃名不虛傳。可如今貴國卻突然撕毀條約,派艦隊向我國挑釁,這等作為,實在是讓人驚愕不止,更令我國上下不解……。”
副島種臣壓著火氣說道,看得出來,要不是國內給了他訓令,他今天很可能是來責問的,可就算這樣,他語氣中責備的味道也是很濃,當下就令得和珅皺起了眉頭。
“公使究竟想說些什麼?本部堂怎麼有些聽不懂啊?”
和珅裝著傻,疑惑地看著副島種臣,還故意扭過頭去問了問奕訢,奕訢也是一臉的糊塗,不明白地搖了搖頭。
副島種臣騰地站起起,好不容易才按捺下火氣,直接問道:“大人,貴與我日本是否有和約在?”
“有啊!”和珅爽快地點了點頭。
副島種臣又問:“貴國的北洋艦隊和陸軍是否已經開拔朝鮮與我國的北海道兩處?”
“北洋艦隊和陸軍開拔倒是有此事,不過朝鮮沒有說錯,至於你剛才提的什麼北海道嘛,本部堂卻不太清楚。恭親王,你知道北洋去了什麼北海道否?”
奕訢做出一副深思苦想的樣子,回憶了半天搖搖頭道:“於中堂,本王記得兵部並無什麼北海道折子啊?是不是日本國搞錯了?”
“是啊!本部堂也記得沒有這地啊!公使先生,你是否聽錯消息了?”和珅奇怪地反問。
聽得和珅當麵否認,副島種臣急了,連忙說道:“於大人,恭王爺!我國北海道發生叛亂,阿伊努人據地驅逐政府官員,這明顯是我國的內政!貴國艦隊卻兵出北海道,插手我國內政,這難道不是激起兩國衝突,影響我們兩國的友好和平不成?”
“阿伊努人?咦!這個阿伊努人似乎有點熟悉……。”和珅拍著腦袋想了想,突然間恍然大悟,連連點頭:“對!對!對!是有此事!是有此事!原來公使先生提的是蝦夷之事,這就沒錯了,朝廷的確下了向朝鮮、蝦夷等地的增兵之令,怎麼?有什麼不妥麼?”
“當然不妥!”副島種臣急忙說道:“此中有莫大誤會!朝鮮之事完全是我國的叛亂份子所為,此事和我國政府沒有半點關係,貴國出兵,我國政府並不幹涉,如貴國有所需要,天皇、首相還可派兵相助,同貴國軍隊一起剿滅這些判逆!但是!北海道乃是我國領土,阿伊努人也是我國子民,阿伊努人叛亂,就如果貴國多年前長毛作亂一般,並不需要貴國派兵相助,還請貴國政府以和約為定,盡快從北海道撤軍,免得造成更大誤會……。”
“公使先生糊塗了吧?怎麼說話語無倫次呢?” 副島種臣話音剛落,一直臉帶微笑的和珅頓時寒下了臉,不悅地斥問。
正當副島種臣搞不明白狀況的時候,和珅站起來就高聲道:“蝦夷向來就是我國屬國,什麼時候成了貴國領土了?我大清乃周邊藩屬之共主,藩屬有難,難道我大清能袖手旁觀不成?我皇天恩浩蕩,未向貴國國王訓斥擅犯蝦夷之罪,爾等反倒直斥我朝廷不是起來,這簡直就是顛倒黑白,強詞奪理!”
和珅這幾句話,聽得副島種臣是目瞪口呆,他連忙急急分辨:“大人!北海道怎麼成了貴國屬國了?我日本在幾年前就在北海道開縣設府,一向都是我日本領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