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山河錦繡 第四十一章 東西朝大限已至(1 / 2)

鬆方正義惡恨恨地向同僚舉起了手中的屠刀,先把東京的維新派勢力全部一掃而空後,馬上順手接管了陸軍、海軍兩大軍事機構,並弄了幾個傀儡共同組成了新內閣,並自任政府的首相。

控製住局麵後,鬆方正義馬上就幹了三件事。

第一:他派人去前線接收部隊的指揮權,和亂軍達成全麵停戰協議,以京都為線,把日本從中一劃為二,提出東西自治。

第二:以日本政府的名義,答應中國政府的一切請求,主動放棄北海道,並宣布黑田清隆為****,讓天皇下旨,傳詔十項大罪,令他立即在陣前切腹謝罪。至於在北海道的那些軍隊,他更是不理不睬,暗中還向李秀成送去禮物,建議中國軍隊千萬不要手軟,如能把這些軍隊在北海道全殲,一個活口不留的最好。

第三:以東京為中心,向周邊地區大肆搜捕維新殘存餘黨,傳詔天下,廢除改製,全麵降租降息,以拉攏平民和中下級武士階級,鞏固自己的政權。

鬆方正義現在名義上是日本政府的首相,可實際中他已經和日本幕府將軍沒有什麼區別了,隻不過一個稱為“將軍”而他被稱為“首相”而已。

至於對黑田的處置,鬆方正義更是打定了要他全軍覆沒的主意,黑田的大軍雖然被困北海道岌岌可危,可這是維新派最強有力的軍事力量,一旦放虎歸山,鬆方正義根本就拿不出任何資本和黑田抗衡,求助中國之手鏟除政敵,這正是鬆方正義最得意的算盤。

劃地而治,更是讓日本陷入了實際分裂的局麵。不過,對於亂軍來說,這卻是一件正中下懷的好事。既然雙方都出於一個目的,而且又達成了協議,為什麼不答應呢?

可別看亂軍現在勢力大,真正從實力上依舊不是政府的對手,占了幾乎半個日本,這已經是他們最大的能力了,一旦日本政府緩過氣來,鹿死誰手尚不得知。鬆方正義想要讓自己屁股在這個位置上坐穩,這個問題不能不仔細考慮。

另外,亂軍中各派勢力也錯綜複雜,打著各種主意的人比比皆是。各路諸侯誰也不甘居人之下,為了眼前利益和地盤劃分也開始爭奪不休。這麼一來,整個日本從大局看進入了東西對峙的局麵,實際上卻是群雄割據,反而讓鬆方正義得到了難得的喘息時機。

當然,中國可不願意看見如此局麵,對中國來說,日本現在是越亂越好,如果他們停手,等到鬆方正義的羽翼豐滿,借著維新政府打下的基礎強大起來,再次統一全日本完全是有可能的。和珅考慮後,立即電令李秀成放黑天清隆一碼,還把鬆方正義在東京幹的那些事通過秘密渠道送到了黑田手中,以挑撥其對鬆方正義的仇恨和對天皇的失望。

同時,李秀成也沒有停止對黑田大軍的圍困,維新派勢力在日本一蹶不振,黑田手中的精銳部隊已經是他們最後的倚仗了。從政治角度來看,中國需要日本維新派勢力暫時存在,可也不能讓他的力量太過強盛,趁此機會能盡量削弱他們,達到各方麵一個微妙的平衡,這才是真正可取之道。

黑田的兩萬大軍除去傷亡、逃走和失望自殺的士兵外,最後隻剩下半數,而這剩餘的一萬士兵更是缺衣少食,手中的武器彈藥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就連擁有的大炮等物,也全落入了中國軍隊之手。

到這地步,李秀成才出麵放了黑田一碼,除沒收日本軍隊的一切重武器後,把這一萬殘兵敗將放回了本州,從而宣布蝦夷國之戰順利結束。

黑田離開北海道當日,蝦夷國也正式宣布成立,同一時間,通過中國早就暗中進行的交涉,還得到了世界各大國的認可。從此以來,蝦夷就作為中國的藩屬國緊臨日本,中國政府還受蝦夷國王的要求,常駐5000士兵協助防衛,再在輕津海峽駐紮艦隊,還借以蝦夷國王的詔書下令,通告蝦夷從現在開始,全麵向中國和西方國家開放門戶。

蝦夷之地本就物產不豐,除了北海的漁業之外幾乎沒有什麼特產,但其地理位置在亞洲還是不錯的,尤其它彼鄰日本,又是中國屬國,作為商業的中轉之地和向亞洲傾銷貨物的倉庫,這點還是非常合格的。蝦夷全麵開放門戶後,等於宣布自己主動放棄國防,被中國實行托管,成了實實在在的商業傀儡之國,引得西方各國大為滿意,何況,日本國內的動亂也存在著不少商機,又有蝦夷作為跳板,也是他們樂於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