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瑜伽對人體血液循環係統的作用與實踐(1)(1 / 3)

人體的血液循環係統包括了體循環和肺循環,在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有微循環。心髒是發動機,血管是運輸血液的管道。血液把消化係統吸收的各種營養成分,運輸到組織細胞,進行新陳代謝活動。如果心髒的泵血能力不足,心跳速度過快或者過緩,以及血管的彈性、血液的黏度發生改變,都會對血液循環係統產生直接的影響。

心血管係統的日常保養,要保持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保持輕鬆愉快的情緒,避免過度緊張。有高血壓、心髒病等心血管疾患的人要特別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靜脈曲張患者則應控製體重,避免穿著過緊的衣物及高跟鞋,避免久坐或久站。睡覺時可側睡,或將腿抬高。

第一節 瑜伽對人體血液循環係統的影響

人類血液循環是封閉式的,由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途徑構成的雙循環。血液由左心室泵入主動脈,通過全身的各級動脈到達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再經過各級靜脈彙集到上、下腔靜脈,最後流回右心房,這一循環路線就是體循環。血液由右心室泵入肺動脈,流經肺部毛細血管,再通過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路線就是肺循環。心血管係統包括心髒、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心血管係統是一個完整的封閉的循環管道,它以心髒為中心通過血管與全身各器官、組織相連,血液在其中循環流動。心髒是人類和脊椎動物身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提供壓力,把血液運行至身體各個部分。人類的心髒位於胸腔中部偏左,體積約相當於一個拳頭大小,重量約350克。女性的心髒通常要比男性的體積小且重量輕。心髒由心肌構成,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個腔組成。心髒的作用是推動血液流動,向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應氧和各種營養物質,並帶走代謝的最終產物(如二氧化碳、無機鹽、尿素和尿酸等),使細胞維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醫學名著《黃帝內經》中就有“諸血皆歸於心”,“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等論述,說明我國古代人民對血液循環已有一定的認識。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血液循環係統主要涉及心,心主血脈,心陽氣充沛,則能推動血液在脈內循環運行;心在髒腑中是一個重要的內髒,有“君主之官”之稱。同時,血液循環係統也與肺、肝、脾、腎都有密切關係,應綜合調養。

血壓問題、血脂問題、手腳冰涼以及婦女的痛經,都和血液循環係統有直接的關係。特定的瑜伽體位法練習能改善心髒功能和心血管機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量,提高循環機能的耐力水平。瑜伽收腹收束法、瑙力等練習可抬高橫膈膜,從下部按摩心髒;瑜伽體位的練習還可以提高血液循環的速度,同時,身體的耗氧量也明顯增加,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心髒的工作負荷,但由於改變了心輸出量和心搏量,進而使靜息心率下降。

瑜伽屬於有氧運動,肌肉在收縮和放鬆過程中既能產生三磷酸和腺苷酸等有擴張血管作用的物質,又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鬆,使血管不易硬化,尤其在一些扭轉姿勢的練習配合下,能防止血管硬化,增加血管彈性,加強心肌的營養。

頭倒立式、肩倒立式還可以幫助對抗重力的影響,減輕靜脈回流的阻力,能保持及恢複靜脈健康。

從瑜伽實踐的角度看,倒立類的體位法,由於地球重力的作用,可以促進大腦的供血,預防和緩解靜脈曲張,但不適合於高血壓患者。凡是腳高過頭部的體位法,以及屏氣的練習,都會引起血壓的升高。但是高血壓患者可以通過呼吸的練習,放鬆的練習,使症狀有所緩解。哈他瑜伽的向太陽致敬式(即太陽禮拜式)由12個動作組合而成,動作和呼吸協調配合,一氣嗬成,可以全麵改善血液循環狀況。

第二節 有益於血液循環係統的瑜伽練習

一、基礎練習

1.下犬式(Facing Dog Down Ward)

下犬式因模仿狗向下伸懶腰的樣子而命名,是瑜伽練習中最基礎和最重要的體式之一。一般情況下,僅僅從下犬式就可看出一個人瑜伽體式的練習水平。這個體式對於喜歡跑步運動的人很有幫助,可以拉長小腿的跟腱,使腿部強壯而靈活。

下犬式屬於放鬆類體式。由於在下犬式中心髒的位置更接近地麵,大腦的位置低於心髒,因而可以減緩心跳的速度,促進大腦供血,使大腦平靜,而且還可以減輕肩關節的僵硬。保持下犬式一分鍾,有助於恢複精力。有規律地練習下犬式,可以使整個人將神煥發。

1)方法與步驟

(1)跪在墊子上,把手指分開,中指正對前方,使手掌心完全貼地,兩手之間的距離寬比肩膀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