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別有洞天:認識心理現象(1)(1 / 3)

神奇的心理暗示

首先,我們來看幾個心理暗示的故事:

片斷一:

某人喜歡新鮮空氣的程度,無人能及。一年冬天,他到一家高級旅館住宿。那年的冬天奇冷,因而窗子都關得嚴嚴實實的,以防寒流襲擊。盡管房間裏舒服無比,但他一想到新鮮的空氣一絲都透不進來時,他非常苦惱,輾轉難眠。到了最後,他實在無法忍受,便撿起一隻皮鞋朝一塊玻璃樣的東西砸去,聽到了玻璃碎裂的聲音後,才安然進入夢鄉。

第二天醒來,展現在他眼前的是完好如初的窗子和牆上破碎的鏡框。

片斷二:

美國田納西州有一座工廠,許多工人都是從附近農村招募來的。這些工人由於不習慣在車間裏工作,總覺得車間裏的空氣太少,因而顧慮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後來,廠方在車間窗戶上係上了一條條輕薄的綢巾,這些綢巾不斷飄動著,暗示著空氣正從窗戶裏湧進來。由此,工人們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隨之提高。

片斷三:

一位工人下班後被鎖在“冷庫”裏,第二天被人們發現時已經凍死了。而令人驚奇的是,那天根本就沒有通電,冷庫裏隻是常溫!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能影響人的心理與行為,還能影響到人體的生理機能。因此,消極的暗示能擾亂人的心理、行為以及人體的生理機能;而積極的暗示則能起到增進和改善的作用。

例如,星期天,你本來約好要和朋友出去玩,可是早晨起來往窗外一看,下雨了。這時候,你怎麼想?你也許想:糟糕!下雨天,哪兒也去不成了,悶在家裏真沒勁……其實你也可以這樣想:下雨了,也好,今天在家裏好好讀讀書,聽聽音樂……

我們多數人的生活境遇,既不是一無所有,一切糟糕;也不是什麼都好,事事如意。這種一般的境遇相當於“半杯咖啡”。你麵對這半杯咖啡,心裏產生什麼念頭呢?消極的自我暗示是為少了半杯咖啡而不高興,情緒消沉;而積極的自我暗示是慶幸自己已經獲得了半杯咖啡,那就好好享用,因而情緒振作,行動積極。

【心理啟示】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積極地作自我暗示,要情緒振作,行動積極。

獨木橋的走法

弗洛姆是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

一天,幾個學生向他請教:心態對一個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微微一笑,什麼也不說,就把他們帶到一間黑暗的房子裏。在他的引導下,學生們很快就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接著,弗洛姆打開房間裏的一盞燈,在這昏黃如燭的燈光下,學生們才看清楚房間的布置,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麵就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裏蠕動著各種毒蛇,包括一條大蟒蛇和三條眼鏡蛇,有好幾條毒蛇正高高地昂著頭,朝他們“嗞嗞”地吐著信子。就在這蛇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來的。

弗洛姆看著他們,問道:“現在,你們還願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聲。

過了片刻,終於有3個學生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其中一個學生一上去,就異常小心地挪動著雙腳,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個學生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個學生幹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

“啪”,弗洛姆又打開了房內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學生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才發現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隻是因為網線的顏色極黯淡,他們剛才都沒有看出來。弗洛姆大聲地問:“你們當中還有誰願意現在就通過這座小橋?”學生們沒有作聲,“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呢?”弗洛姆問道。“這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學生們心有餘悸地反問。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們的疑問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橋下的毒蛇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於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表現出各種程度的膽怯——心態對行為當然是有影響的啊!”

其實,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在麵對各種挑戰時,也許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勢單力薄、不是因為智能低下,也不是沒有把整個局勢分析透徹,反而是把困難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徹、考慮得太詳盡,才會被困難嚇倒,舉步維艱。倒是那些沒有把困難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夠勇往直前。

【心理啟示】

如果我們在通過人生的獨木橋時,能夠忘記背景,忽略險惡,專心走好自己腳下的路,我們也許能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鏡子效應

下麵來看一位心理學家親身經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