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守護家庭,守護生命中的幸福(2)(1 / 3)

因此,如何合理地設置舒適的生活環境的物理因素是很重要的。比如,空調的溫度、牆紙、天花板、地板的顏色、照明、椅子的質地、家具的擺設、窗外的景色、環境音樂等因素,都會給家庭生活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給生活空間營造一種舒適的氛圍,讓人在經過一天的工作奔波後,能夠充分放鬆、愉悅身心,從而減輕工作奔波的疲勞,擺脫生活瑣事的煩惱,享受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

女性作為家庭事務的主要負責人,為自己和家人營造一個舒適而有利於身心健康的家庭氛圍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來說,要想營造出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女人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麵來努力:

(1)注意室內的空間格局,避免空間上的擁擠與狹小。心理學家指出,在擁擠的空間內,人的情緒容易被壓抑,而患心理疾病的概率會大幅度提高。

(2)有效控製噪聲。心理研究指出:噪聲可以引起人們的煩躁不安、心情變壞、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影響休息和造成睡眠障礙等現象。因此,居住在城市中應當適當地為房屋配置一些隔音裝置,從而讓家成為最舒適的休息港灣。

(3)家居顏色因人而異,恰當的家居顏色不僅能美化我們的家,還能讓我們身體健康、心情愉悅。在顏色的選擇上可以參考以下原則:

①家庭成員多的,宜采用冷色調,反之,則可多采用暖色調;②老人或者身體差的人的房間宜多用些暖色調,這樣可以促進新陳代謝;③綠色是對人體最有益的顏色,它能恰到好處地刺激到人體神經係統和視網膜組織,進而消除疲勞,鬆弛神經;④“顏色能治病”。淡綠色或淡藍色能安定人的心神,適合心理狀態不佳的人;淺藍色有助退燒,降低血壓;紫色可使孕婦安靜;青色、綠色可使人的眼睛的疲勞減輕等。

(4)家居用燈協調配套。心理學家指出,不同的光線能夠給人帶來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體驗,因此在選擇家居用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

一般來說,選擇家居用燈時,舒適和健康是第一原則,其次才是美觀。在保證恰當的照度和亮度的前提下,要“因地製宜”。一般來說,臥室傾向於溫馨,書房和廚房要注重明亮實用,衛生間要柔和,孩子的臥室要側重考慮視力的保護,老人的房間要盡量溫暖。

此外,家居用燈要注意光源的合理分布,光線照射方向和強弱要合適,避免直射人的眼睛,造成刺激。否則,就會讓人的眼睛產生不適感,進而引發情緒和心理狀態的不穩定。

感恩心理:感謝每一位家庭成員

心理學家安東尼指出:成功人生的第一步就是存有一顆感恩的心,時時對自己的現狀心存感激,同時也要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家庭生活中,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每一位家庭成員和他們為你所做的一切,感激自己的生活現狀,一方麵能夠使得自己遠離由於陷入抱怨而造成的痛苦,另一方麵有利於與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親密。

我們每個人的存在都是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景,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個奇跡。某個時候,隻要你稍微駐足,看著周圍的風景,你就會心存感恩。

感謝天地給予了我們陽光、空氣、水和糧食,如果沒有這些,我們將無法生存;感謝我們的父母,在賦予我們生命的同時,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育成人,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們的今天;還感謝我們的愛人、我們的子女、我們的朋友……一位女士向人們講述了自己的經曆:

“我的兒子一周歲的時候被確診為‘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我最初的反應是得到了安慰--我終於理解了他的行為舉止。不過,緊接著,我就陷入了悲傷、恐懼和氣惱中。我感到很難過,為兒子,也為我自己。與其他與我有相同處境的人一樣,我不禁問上帝:‘為什麼是我?’上帝的眷顧,使我如今可以把心思放在感恩上。我相信,因為上帝相信我會把我最好的一切給我的兒子,才選擇我來撫育他。上帝將教我如何去愛、去理解兒子。我因有我的兒子而感激上帝,感謝他選我做我兒子的母親。感恩的心在日常生活中怎麼能幫助我們這些為人母的人呢?對家人所做的事情表示關注和感謝,由此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可想而知。在表達感恩時,你顯示了你的愛心和感激。這種感受貫穿於人們生活的每一天。作為母親,有時會覺得得不到別人的感激--的確,母親通常都是最後一個被感謝的人。傳授感恩的一種方法就是以身作則。即使某些天當你的孩子或丈夫接連地做錯每件事,也要找理由感謝他們。要不惜花費時間去尋找美好事物。想想你的家人所做的值得你表達感謝的事兒。你可以對丈夫說:‘謝謝你為我們這個家不辭勞苦地工作。’或者對你的孩子說:‘我很欣賞你的幽默--笑一笑感覺不錯。’表達你的感激有助於家人理解被感激的心情。若他們仍舊不能理解,就把你未被感激的心情告知他們。你也可以讓他們知道,在你得到他們的感激時你的感受。當你需要協同合作時,感激之情是一股驚人的動力。在得到兩歲兒子的幫助時,我常熱烈地稱讚他。我要讓他知道他是我的一個重要助手。他向我表達了感激,我知道是我在教他學會感激。前幾天,我帶回家一束五顏六色的玫瑰花。連續五天,他幾乎每天至少要向我道一兩聲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