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步入社會,女人要做交際場上最美的風景(1)(3 / 3)

的確如此,謙虛的人才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看到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有自我超越的空間。反之,一個人太過自滿,就會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缺點,也沒有必要改進,進而自己堵死了自己前進的道路。

曾聽人講過這樣一個寓言:

鷹王和鷹後打算在森林裏定居下來,它們選了一棵高大的、枝繁葉茂的橡樹,在最高的一根樹枝上開始築巢,準備在這兒孵育後代。

鼴鼠知道後,連忙告訴鷹王:“在這棵橡樹上築巢很不安全的,橡樹的根幾乎爛光了,隨時都有可能倒掉。你們最好還是重選一個地方。”

鷹王心想:“我的眼睛是何等銳利,就是飛翔在幾千丈的高空,也可以把地麵看得清清楚楚,哪裏適合築巢,哪裏不適合築巢,需要你們這些躲在洞裏的家夥來提醒我嗎?”

於是,鷹王依然把家建在了那棵橡樹上。不久,鷹後孵出了一窩可愛的小家夥,鷹王一家人幸福極了。

一天早晨,鷹王外出覓食回來,發現那棵橡樹倒掉了,而它的鷹後和子女都已經摔死了。

麵對眼前的變故,鷹王悲痛不已,放聲大哭道:“天啊,為什麼我要如此驕傲,為什麼就不能謙虛一點,當初如果聽從鼴鼠的勸告,也不至於如此。”

把自己想得太完美就容易驕傲,驕傲會讓人聽不進忠告,最後必然身受其害,就像鷹王一樣。而隻有擁有了謙虛的心,我們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看到環境的新變化,才會以永不滿足的態度去實現自己的價值;才能看到別人的長處,才能借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才能讓他人接受我們。總之,就是古人說過的那句話:“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此外,謙虛也是修養和氣質的一種體現。謙虛的人讓人喜愛、受人尊敬,失去謙虛之心的人則讓人反感。

著名作家王朔曾在《我看金庸》一文中對金庸的小說進行了猛烈攻擊,但是不久之後,王朔就主動說:“比起金庸來,的確讓我慚愧。”到底是什麼讓他前後態度判若兩人呢,是什麼讓一向心高氣傲的王朔也折服了呢?

麵對王朔的猛烈攻擊,金庸沒有拍案而起,也沒有與之針鋒相對地辯論,他隻是心平氣和、非常謙虛地說:“或許是王朔先生的要求太多了些、太高了些,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限於才力,那是無可奈何的了。如果有機會,希望能夠和他結識,彼此交流交流。”

金庸的謙虛不僅彰顯了自己的大家風範,為自己贏得了人氣,而且讓批評自己的人主動敗下陣來,甘於折服。

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在勇敢秀出自己的同時也要不失謙虛地待人處世。這樣才能讓自己不斷地自我提升,從而獲得更加完美的人生。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真正謙虛起來呢?心理學家指出以下幾點:

(1)充分認識驕傲的危害和謙虛的好處。科學家巴夫曾說過:“人一定不能讓驕傲支配自己。由於驕傲,我們會在應該妥協的場合固執起來;由於驕傲,我們會拒絕有益的勸告和友好的幫助,讓成功從身邊溜走;而且由於驕傲,我們會失掉客觀的標準,迷失自己;由於驕傲,我們會讓自己失去身邊人的友誼。”

(2)超越自卑,樹立自信。當一個人內心充滿自卑,而又渴望自身價值得到肯定的時候,就會對外表現為驕傲自滿。2008年6月的美國《心理科學》雜誌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現實生活中,外在表現越是低調和謙虛的人,其內心越自信。因此自信是謙虛堅實的心理基礎。

(3)客觀全麵地認識自己,給自己定位。《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漢武帝派遣使者尋找到達印度的通道時,路過夜郎國。夜郎國王對當時的各國形勢沒有客觀全麵的認識,自以為夜郎國是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就非常自大地問漢朝的使節:“漢孰與我大?”由此可見,如果不能客觀全麵地認識自己,就容易驕傲自滿。

(4)正確麵對批評建議。麵對別人的批評建議時,女人一定要審慎,不能過於主觀臆斷,要去考察它的正確性,對合理的、正確的批評和意見,要能接受采納。即使別人提出了不正確的意見,也盡量不去否定別人,要秉持“自勉”的態度。

總之,做人首先要謙虛,但不能過分,要把握好謙虛的尺度。

幽默效應:幽默的女人人見人愛

幽默是一種特殊的情緒表現,它是人們適應環境的工具,是人們麵臨困境時減輕精神和心理壓力的方法之一。幽默是真正的生活智慧,是經曆過生活的坎坷和挫折之後,仍然能夠保持一份達觀、自信,絕不言棄的生活態度;是經過了大富大貴之後,依然能夠保持平和心態的人生境界……女人在幽默的言辭中,會更富有韻味、更讓人喜愛。

一個很溫柔、賢淑的女人,如果她同時也具有幽默感,那麼無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而且因為她的幽默會讓她的魅力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