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當前必須研究的心理學原理(1)(1 / 3)

戰爭是世界上最殘酷的事情,其發生不因任何人的主觀臆斷決定,而是來自各種客觀、深遠的因素,這些因素一直在悄無聲息地積累著,直到某天突然爆發。在這裏麵存在著一個規律,那就是:每一個曆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發生的原因,這些原因總是呈代數式演變,而事件結果卻往往成倍地擴大。

(第一章)情感的、集體的、神秘主義的力量在國家生命中所發揮的作用

1.生命周期

假使我們隻從表麵上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們隻看到各個國家的軍隊和武器是多麼的先進,一部分人可能會認為,從正常的思維邏輯也解釋得通,如果我們僅僅從戰爭這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結論倒也沒錯。但如果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會發現一個隱藏起來的事實:戰爭雙方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意識還受到了更為高級的思想的影響。

無可厚非,在戰爭中武器確實影響著結果,但真正起決定因素的卻是心理因素。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正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隻有心理素質超高的人才能夠承受戰場上那樣殘忍的畫麵。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一件戰爭武器的背後,都有著幕後的操縱者,這才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

為了讓大家看清楚幕後操縱者的本質,我打算簡要地陳述下之前提到過的心理學原理。(作者寫過《法國大革命與革命心理學》《群體心理學》《政治心理學》《真理的生命》《人類進化心理學法則》等——這些書的合集被稱為“時代格言”,涵蓋了作者提過的所有心理學原理。)

我們還沒有看到隱藏在事物表象背後的本質,所以很難解釋清楚。但是事件仍在悄無聲息地進行著,一切作用力包括生理、心理都獨立地發生著作用,這種作用還符合一種正常思維的特殊形式——所有的現象都有連續性。

生理邏輯調控有機生命的周期和維持生命的必要欲望,心理邏輯影響人的主觀意識,神秘主義邏輯給人以神秘宗教思想,集體邏輯改變社會風氣與道德走向,智力邏輯則影響人們在科學領域的不斷探索。所以,每一種邏輯都有自己的作用對象,以上所說的邏輯都隻有通過相互摻雜才能合理地解釋事物發展的本質。我們必須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再尋找合理的解釋辦法。

所有生命的根源都有自己的有機周期,這一點對於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類、動物的細胞都適用,所以我們的活動方式也有著相似之處。尤其是在悲與喜——所有兩大極端的感情之下。

由於心理邏輯包含著許多感情及主觀因素,所以上麵所說的同一性不甚明顯但是所有生物的情感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就像家畜也有著愛恨情仇、勇敢、膽小、付出等。

人和動物隻有在理性的邏輯思維下才表現出顯著的差異,人與人之間也是一樣。所以隻有理性邏輯才能站在科學的肩膀上,其他邏輯都不甚明顯。但是理性邏輯對個人與各民族之間的影響卻並不適用。因為這種關係並不是理性所能解釋的,它摻雜了太多的情感因素和神秘主義。隻有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解釋一個國家的看似不合理性邏輯的行為方式。

2.心理力量與智力力量

性格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它受感情和心理因素的遺傳與發展影響。盡管我們的理性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萬事萬物,但是我們的行為更多地受性格的影響,正如“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未來”,智力是我們的思考方式,性格卻決定著我們的行動。同樣道理,國家也有著自己的性格,並且其形成和發展與理性毫無瓜葛。正如一位名人——馬蒙將軍所說的:“當理智統治性格時,人總是在改變觀點、方案和行動路線,因為大智慧總在時時從不同視角審視問題。”

感情的發展獨立於意識之外,所以沒有人能夠確定自己的性格,並使其一如既往、永遠不變。通過戰爭起源的不同觀點可以知道:往往情感因素起著決定因素,連理性因素都變得不甚重要,這聽起來很荒謬,但事實就是如此——理性和情感是兩個獨立的邏輯形式,它們並不相互影響,一種感情可以影響另一種感情,但卻影響不了理性。

時至今日,哲學家們並未就感性和理性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得出確切的結論。在布特魯看來,感性主導著法國人的邏輯,而德國則是受理性主導。我對此並不表示讚同,我認為這種以偏概全的結論並不正確,因為任何一個民族都是一樣的,都不可能逃出人的範疇。德國人也可能會受自己的感情影響。他們也同樣會有著凡人都有的感情,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殘忍和善良同樣是一種感情,同屬於人類的感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