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戰爭方麵的心理因素(6)(1 / 3)

這些愚蠢的規定幾乎將人類帶回遙遠的野蠻年代,也證實了波蘭人的懷疑。波蘭最高委員會的主席賈沃斯基(M.Jaworski)在1915年5月15日的《科學評論》上發表文章稱:

有人會相信以下我所說的一切嗎?我必須先重複,所有,所有的家庭,在俄國占領的波蘭全境內,都在為親人們痛苦,他們的親人隻是太熱愛祖國和自由了,才會因此或是被絞死、或是在俄國監獄裏被活埋、或是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裏度過餘生。

所有的愛國波蘭人都深刻地了解到情況嚴峻,並因此確定了一條行動路線。由於他們知道波蘭與俄國在文明和國家利益上有著不可跨越的鴻溝,他們拒絕了俄國皇儲的一切誘惑性的許諾。如果俄國勝利了,那麼波蘭必將走向毀滅。

俄國在加利西亞短暫的統治中犯下的那些嚴重又愚蠢的心理學錯誤是我一直關注的焦點,因為這與我常常在書中提及的理論相吻合,神秘主義的心理學因素完全超越了感情和理性因素。在神秘主義的驅使下,個人會失去一切理智,全然不顧自身利益,也不會受到任何論證的影響。

(第五章)源於心理學錯誤的戰略錯誤

1.戰略中的心理因素

所有偉大的將領都相信,戰爭既有戰略成分,也有心理學因素。拿破侖曾說過:“在戰爭中,士氣便是一切。士氣與意見的威力抵得上物質力量的三倍。”引起戰略錯誤的可能是軍需不足、意外事件等各種因素導致,但多數都僅僅源於心理因素。例如,我們從最高權威當局處了解到,協約國之所以在戰爭中表現不佳,完全是由於指揮官的懦弱和缺乏遠見導致。正如之前提到的,在戰爭時期,諸如堅持、耐心、主動等心理因素至關重要。

如果起初在一場戰爭中便犯下心理錯誤,那麼之後可能導致許多戰略的錯誤。例如,德軍在1870年的有生力量盡在法國政府的掌控之中,因為這些信息在許多文件中都已得到披露。盡管這樣,法國依然做出了錯誤對比並導致了許多錯誤判斷。縱然有傑出的梯也爾,法國仍然以為德國的軍事力量絕對不會超過法國國民軍,盡管後者當時主要由嚴重缺乏紀律性和軍事訓練的平民組成。

2.法國由於心理錯誤而導致的戰略錯誤

與之前所有戰爭無相似之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不僅比先前有了出乎意料的新發展外,而且還揭示了一些普遍規律的運作方式。寫《現代戰爭論》的伯恩·哈迪在書中清楚地展示了一些絕對重要的規律:

“戰爭同重大的社會事件一樣,一些特定的規律和現象在其中總會出現,而且原因和結果之間常常存在一些不可更改的關聯。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永遠都是那些特定的情況和原因,同時大多數特殊現象都在不斷改變。”(vol.i.p.19)

我隻能提及其中一些代價最為慘重的但卻無法列舉所有的錯誤,原本避免它們隻需一些遠見即可。

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在1914年法國將領還不了解德國的軍事手段。

但是我所稱為“階級虛榮心”的感情卻不得不讓法軍將領們相信——第一場慘敗便讓他們知道——法軍的作戰方法更好,德軍的作戰手段無人能敵。在那時,法軍既不懂得大炮的攻擊威力,也沒有意識到戰壕的防禦能力,但當法軍意識到,這些都能輕鬆阻擋德軍的入侵時,卻為時已晚。在和平年代,這些事情必須作為前車之鑒。

我們必須承認,法軍對於軍事教育的重要性顯得非常冷淡,我們得以見證,當45年前戰爭爆發時所有錯誤的重現,像缺少偵查、沒能利用自然地勢找好隱蔽地點、過遠發起進攻又缺少火力支持等。還好我們這次夠靈活,及時地改正了那些錯誤,但卻損失了不少人員,以至於導致數場失利。如果我們的軍官看過德軍的大練兵,就應該會懂得所有的要點。如此重要的事情之所以會被這些人忽視,是因為他們頭腦中已固有的根深蒂固的觀念,不容許任何與之相左的觀念。因此,專家們一向都隻能接受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將這一規律代入周圍某些朋友身上,很快就會發現這是完全正確的。

在所有源於心理因素的戰略錯誤中,我們可能說到對蘭斯教堂的轟炸。法方之所以下令守軍撤退,是因為隻聽信一些軍官說蘭斯周圍的要塞已經保不住了。事實上,這些要塞隻要稍作努力便可變得堅不可摧,因為德國人在攻占其後在此駐留一年多,並從此處向教堂大肆開炮。對於這次不可思議的撤退,下令的軍官必將長期對此耿耿於懷,因為即便軍方人士也不能給出解釋。1914年10月初,謝菲爾斯(Cherfils)將軍就蘭斯要塞的重要性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