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個人的優勢

成功可以改善自己的生存狀態,也可以獲得他人尊敬。若要成功,就應該知道個人的優勢是什麼,然後將個人的生活、工作和事業發展都建立在這個優勢之上。請看下麵這個故事吧。

為了和人類一樣聰明,叢林裏的動物們開辦了一所學校。開學典禮的第一天,來了許多動物,有小雞、小鴨、小鳥,還有小兔、小山羊、小鬆鼠。學校為它們開設了5門課程,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遊泳。

當教師公布,今天上跑步課時,小兔子興衝衝地在體育場跑了一個來回,並自豪地說:“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歡做的事!”而再看看其他小動物,有撅著嘴的,有陰著臉的。第二天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來到學校。教師公布,今天上遊泳課,小鴨也興衝衝地一下跳進了水裏。天生恐水,祖上從來沒人會遊泳的小兔傻了眼,其他小動物更沒了招。

接下來,第三天是唱歌課,第四天是爬山課……以後發生的情況,便都一樣了,學校裏每一天的課程,小動物們總有喜歡的和不喜歡的。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通曉個人的優勢,把個人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普通人之所以成為普通人,是因為他們未能認清個人的優勢是屬於小兔子型的、小鴨子型的,還是小鳥型的!

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每個人都想成功,然而一個人要做自己的擅長的事情,才能獲得成功。非常有名的文學家愛默生在哈佛大學求學時曾看過一給他啟迪頗多的故事:

一隻禿鷹飛過王宮,看見王宮中的一隻黃鶯十分受到國王的寵愛,於是就問黃鶯:“你是怎麼得到國王寵愛的?”

黃鶯回答說:“我到王宮後,唱歌十分動聽,國王非常喜歡聽我唱歌,於是十分喜歡我,就經常拿珍珠來打扮我。”

禿鷹聽了,心中很是羨慕,它想:“我也應該學學黃鶯,這樣說不定國王也會喜歡上我的。”於是它就飛到國王睡覺的地方,開始叫起來。正好國王在睡覺,聽了禿鷹的叫聲,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屬下去看看是什麼東西在叫。國王感到十分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禿鷹抓來,並命令拔光禿鷹的羽毛。

禿鷹渾身疼痛,滿是傷痕地回到鳥群中,它惱羞成怒,到處對別的鳥兒說:“這都是黃鶯害的,我一定要報仇!”

或許我們都認為禿鷹簡直沒有自知之明,太可笑了。但是,不幸的是生活中有大量的“準禿鷹”和“類禿鷹”存在。他們總是想出人頭地,卻沒有個人所具有的能力,一味機械模仿別人,結果弄巧成拙。更加可悲的是,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時,不知反躬自省,卻怨天尤人,不是責怪老天不給個人機會就是責怪別人沒有好好地同個人配合。

自知之明

李白曾有“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認為憑個人的知識一定能做個左丞右相,盡展其才,並且“仰天大笑出門去”,卻最終仕途多折,才剛剛博得唐玄宗一點好臉色,他就輕狂得不得了,又是讓皇帝的大舅子磨墨,又是讓大內總管給他脫靴,就差讓皇帝老兒給他撓癢癢了。

陶淵明先生亦是好不容易混了個一官半職,無非是在領導視察時受了點難堪,就拍桌子辭了官,來個“瀟灑走一回”。

蘇軾大哥某日在主考官歐陽修的慧眼識珠之下中了個進士,卻因母親病逝回家守孝3年;過了幾年又因為父親仙去而守孝,一守又去了10年。最後隻能看著同去京都考試的弟弟步步高升,於是在赤壁旅遊的時候念著周瑜,落得個被笑“多情”。

可見,3位隻能做文學家,卻不是做官的料。青蓮居士的狂傲,淵明老兄的胸無城府,蘇軾大哥的在不能兩全的忠孝前舍“熊掌”而取“魚”,使得他們前途無“亮”。這都是他們無自知之明而造成的。不了解個人不適應官場的爾虞我詐,紙醉金迷,隻有在遠離仕途時才創造出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李詩仙的盛名不是在朝廷之外得的嗎?田園老祖可以在大內種田嗎?東坡居士日理萬機之時能創立豪放一派詞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