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學習“近遠聯想”的技巧,也是可以辦到的。你隻要在腦裏排除一般的常規的聯想和專業性的聯想,那麼剩下的聯想一般都統稱之為“近遠聯想”。你也不妨試一試。

如果給“幽默思維”一個簡單的歸納,那就是:幽默家總是在協調的事物中找出不協調的因素來,敏銳地觀察變幻著的平常中的怪誕組合,並用十分自然的口吻說出來,逐漸形成的一種習慣就是幽默思維。

妙用對比

妙用對比法,就是在說話中,有意把不相關的兩個事物或概念拉到一起進行比較,從而產生令人捧腹的效果。

教師:玲玲,你爸爸在哪裏工作?

學生:寺院裏。

教師:是和尚?

學生:對!我經常聽爸爸說:“我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有人認為,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高明的說話方法是幽默諧趣的說話方法。“和尚”和說“我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原是兩回事,在這裏,這位學生無意把它們拉在一起了,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幽默。

一語雙關

一語雙關是在說話時,利用語音和語義的條件,故意命名某些詞語在一定的環境中,具有雙重意義的方法。

先看一則“就當沒聽見”的幽默。

甲:我求你一件事,你能為我保密嗎?

乙:當然可以。

甲:近來我手頭有點緊,你能湊到些錢嗎?

乙:不必擔心,我就當沒聽見。

如果不仔細聽,好像乙答應甲的請求。但仔細一想,卻是恰恰相反,乙回絕了他,乙的回答是雙關的,不僅在“保密”這一點“就當沒聽見”,請甲放心;就是借錢的要求,也當沒聽見,請甲死心,達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又激起濃鬱的幽默感。

這裏還有一則“賣報”的幽默。

一個男人在廣場上大聲叫賣報紙:“驚人的詐騙事件,受騙者已達82人!”

一個人趕忙奔過去買了份報紙。然而,他看來看去,怎麼也找不到詐騙事件的內容。

這時,賣報的人又在大聲地叫喊:“驚人的詐騙事件,受騙者已達83人。”

這裏賣報人的叫賣,也是言語雙關的。“驚人的詐騙事件,受騙者已達83人”,這句嘩眾取寵的話語,一方麵是為了招來顧客。另一方麵也幽默地說出真正的受害者正是這些顧客,顯得十分風趣。

如何說話,才能產生幽默諧趣的效果?在言談中常常采取多種巧用修辭和邏輯等方法,借以產生奇妙的力量。

幽默諧趣法,就是情趣與哲理有機統一的,意在言外的詼諧語言的表達方法,它以巧妙地運用滑稽、詼諧、搞笑的語言形式,去反映對象,表達嚴肅的思想內涵,在交談中恰當地運用幽默語言,能使人在笑聲中,在輕鬆、優美的感受中,領略所表達嚴肅內容的底蘊。

故用反語

有一個“各有所獲”的幽默:

兩位歌唱家在幽默。一位說:“我初次登台就大獲成功,聽眾獻給我的鮮花,足夠我夫人開個花店……”

另一個說:“那算什麼?我第一次登台,就用我的歌喉震懾了所有的聽眾,結果他們給了我一座房子!”

“哼,這是瞎說!”

“不是瞎說。他們投擲上台的磚頭,足夠我蓋一幢新房子。”

這裏的“給了我一座房子”和“擲上台的磚頭夠我蓋一幢房子”都有反語的意味。反話正說,實際上是觀眾懲罰了他。

故用反語製造幽默法,是使用和本意恰恰相反的話來表達本意的一種方法,正像我們平常所說的,表麵是一層意思,骨子裏又是另一種意思。

詞語的曲解

魯迅先生的侄子周曄,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記載一則“碰壁”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