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心理常識篇(3)(1 / 3)

1.意誌的概念

意誌是在人的行動中表現出來的。人的行動是有目的、有組織的活動。目的確定以後,我們通常會根據自己的能力,分析可能出現的困難,選擇達到目的的方法,克服實際中出現的困難,通過行動作用於客觀事物,最後達到目的。這一心理過程就是意誌過程。人的意誌有3個特征:①目的性,②動作性,③克服困難。

意誌過程是人類特有的心理活動,也是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過程。它建立在認識的基礎上,受情感的影響,同時又對認識和情感過程發生調節和控製作用。

分析意誌的全過程有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意誌的特征,從而有目的地培養良好的意誌品質。

2.意誌的動機

一個人的行動不是無緣無故的,總是出自一定的動機,指向一定的目的。我們說意誌確定目標的過程也是解決動機衝突的過程。因為人在確定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幾個動機起作用,當這幾個動機不能同時得到滿足時,動機衝突便產生了。這種衝突有時表現為公與私、個體與群體間的利益矛盾,有時表現為個人興趣方麵的矛盾。人在確定行動目標、采取行動時要解決這些衝突。由於人的行動往往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具有良好意誌品質的人,能使自己的行動服從於社會道德標準,會因為集體和國家的利益舍棄自己的利益。他們能充分認識社會和自身的能力,腳踏實地,選擇意誌行動的動機和目的。

意誌目標出現以後,便進入了意誌行動的決策過程,其主要內容是選擇行動的方式與方法,擬定行動的計劃。如果達到目的的方式途徑有兩種或更多種,還必須權衡利弊,選擇最佳方案。在這一過程中,人的知識經驗、能力與意誌品質等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意誌品質的人會充分考慮各種行動方案給他人及社會帶來的影響,因而會選擇既能達到目標又不給他人造成不良影響的方式。知識經驗豐富的人,會正確估計行動過程中出現困難的難易,從而選擇科學的最佳方案。

3.意誌的執行

接下來便是執行決定的過程,主要內容是克服各種困難,采取行動,在實施過程中修改完善行動方案,達到目標。

意誌過程始終是一個自覺的行動過程。毅力是這一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毅力頑強的人能較持續地保證大腦皮層和神經係統的興奮度,能夠不屈不撓地克服困難,達到既定目的。毅力在意誌品質中表現在自製性和堅持性兩方麵。毅力強的人能夠自覺地控製自己的情緒,較少受不利於實現目標的因素的幹擾,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以便達到目的;毅力強的人還能夠充滿信心,百折不撓地克服困難,將決策執行貫徹到底。

個性心理特征

心理現象分為兩大類:①心理過程;②個性心理特征。這兩類心理現象的關係是共性與個性的關係。在上一章裏,我們論述的是心理過程,在這一章裏,我們將詳細講述個性心理特征。個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一、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響人的活動效率,使活動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征。能力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兩大類。一般能力是人們順利完成活動任務必須具備的一些基本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等。這些能力的核心和主要部分,適用於廣泛的活動範圍。特殊能力是在特殊活動領域發揮作用的能力,它是順利完成某項專業活動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例如,研究數學必須具備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從事文學創作,一定要具備閱讀能力、藝術想象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在具體活動中總是有機地聯係在一起的。一般能力越是發展,就越為特殊能力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反過來,特殊能力得到發展,也必定促進一般能力的發展。

先天素質對後天能力的發展有一定影響,但素質本身並非能力,良好的能力絕不是與生俱來,隻有通過後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實踐活動才能獲得。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古籍中,已提到智力、智能。如“智力不用則君窮乎臣”(《韓非子·八經》),“奪其智能,多其教詔”(《呂氏春秋·審分》),《黃帝內經》不僅指出人的一般能力有強弱之分,所謂“士之才力,或有厚薄”,而且談到專業能力的高低差異。

《內經》根據人的思維、情欲、意誌和行為的不同,還將人分為“智者”和“愚者”兩種類型。在思維方麵,愚者隻知形、察異,而智者善思、察同;在意誌方麵,愚者意誌不理,而智者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