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學之路慎之又慎
看到上麵這些成功的退學例子,你是否熱血沸騰、躍躍欲試了?無論自己是大學生、高中生,還是初中生、小學生,甚至還是在幼兒園的小朋友,你都忍不住想以光的速度辦理退學手續,然後投入商海,創造一個中國版的比爾·蓋茨神話。
假如你有這樣的想法,那麼在你退學之前,請看幾個測試:
1.家庭背景測試
比爾·蓋茨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律師,曾經擔任過華盛頓州律師協會主席、全美律師聯合委員主席。母親是一位出色的教師,有很廣的社交圈,並且做過IMB公司的董事。
邁克爾·戴爾的爸爸是一間有名醫院的牙醫,他的母親也是一位股票經紀人。
李想的父親是石家莊一間藝術學院的教師,母親是一個優秀的員工。
茅侃侃的父母都是非常成功的商人。
說完這些,接下來請看問題1:你的父母是做什麼的?
雖然你的出身,你父母是什麼職業,對你的人生沒有決定性的作用,但假如父母是比較有文化的,家庭環境是良好的,至少可以給你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條件,可以從小就用正確的人生理念來影響你。即使是子女生意失敗,父母的生活也不用他們負擔,甚至父母也養得起他們。如果你具備這些條件,注定你起跑的時候就比別人要輕鬆很多。
2.電腦能力測試
比爾·蓋茨8歲的時候就看完幾乎整一套《世界圖書百科全書》。
1967年,蓋茨才12歲,第一次接觸電腦並瘋狂迷戀電腦(當時在中國內地看過電腦的成年人都沒有幾個)。
13歲時就成為學校最出名的黑客,成立了一個程序設計小組,並被電腦中心招聘為程序檢查員,換得無限地玩電腦的時間。
14歲就開始編寫軟件程序,目的就是玩三連棋,不久又設計一種計算機遊戲,遊戲的目的就是統治全世界。
邁克爾·戴爾7歲的時候,就擁有一部計算機,並對它有狂熱的興趣。高中的時候就對各種電腦不斷升級,而且還自己組裝電腦銷售給顧客,有時甚至月收入比專賣店還要高。大學時候成為學校赫赫有名的電腦奇才,學校的教授、電腦愛好者無不向他谘詢。
李想12歲的時候第一次接觸電腦,也瘋狂地迷上了電腦,他沒有放過關於計算機的一塊紙片,他甚至為了買一部電腦雜誌,跑遍了整個石家莊!初中的時候就開始給各大電腦雜誌大量投稿,15歲擁有自己的電腦,而且以封頂的價格成為許多雜誌的特約作者。
茅侃侃11歲的時候就擁有一部他爸爸從美國帶回來的個人電腦,並迷上了電腦。17歲時就拿到了微軟和思科計算機認證資格(全亞洲隻有兩個18歲的年輕人拿到這兩個證書),同年就到了中關村一家大公司做網絡管理員,靠自己的計算機實力,茅侃侃竟然在兩三年內換了17份工作。
接下來,問題2:你是多少歲接觸電腦的?你的電腦才能有多棒,或者你有什麼其他的過人才能?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有正確認識,且具有過人的特長,說明你對退學以後去幹什麼,起碼心裏是有數的。3.經商的經曆和頭腦
比爾·蓋茨16歲的時候,麥高文與尼克鬆競選總統,比爾·蓋茨認為麥高文會輸掉這次競選,於是他看到了商機,認為那些紀念品必定會有很有收藏價值,於是他就以5美分的價格買下了全場5000個已經沒用的麥高文及伊哥頓的競選徽章及貼紙,不久他就以高價拋售,有的甚至賣到25美元一個,這筆生意就讓比爾·蓋茨賺到10萬美元以上!
比爾·蓋茨17歲的時候,就賣了他的第一個電腦編程作品——一個時間表格係統,買主是他的高中學校,價格是4200美元。
邁克爾·戴爾12歲的時候就自己開了一個郵票拍賣會,把鄰居和親朋好友手中的郵票集中起來,然後在當時的《林氏郵票雜誌》上刊登了“戴爾集郵社”廣告,而且製作了12頁的目錄派發出去,就是這筆生意就讓12歲的邁克爾·戴爾賺了足足2000美元!
16歲的一個暑假,邁克爾·戴爾找到了一份為《林氏郵票雜誌》爭取訂戶的工作。很快他發現了其中的規律:剛結婚的人和剛搬進新房的人最有可能訂閱《林氏郵票雜誌》。邁克爾·戴爾馬上雇用自己的死黨,到16個縣市的地方法院搜索剛新婚或將結婚的人的姓名和地址,然後又去各房地產公司搜索貸款申請者的名單,最後邁克爾·戴爾就一一的向顧客打電話推銷《林氏郵票雜誌》。四五個月之後,曆史教師布置了一份作業:整理出自己的報稅資料。結果邁克爾·戴爾的答案是:年收入18000美元。教師馬上找到邁克爾·戴爾:“檢查自己的作業,你肯定是寫少了一個小數點,快點改正過來。”當曆史教師知道18000美元的收入是邁克爾·戴爾僅僅用四五個月賺來的時候,教師十分沮喪——戴爾賺的錢比她一年的收入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