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結局出乎意料,這頭角馬並沒有成為獵豹們口中的美餐,因為求生的本能化作了頑強的意誌,使它在危機重重的情況下始終沒有放棄生的希望,憑借它那不凡的耐力,一隻、兩隻……終於掙脫了獵豹的撕咬,帶著累累傷痕跑向了自己的大部隊。

我們再來看一看故事中的雙方主角的簡介,一定會給你我以強烈的觸動。

《解讀青少年心理文叢:青少年應該具備的團結協作精神》針對青少年朋友當中存在的厭學、耐挫力低、不適應集體生活、處事能力不足等方麵的問題,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幫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發展。

獵豹:外形似豹,凶猛好鬥,喜歡獨處。但身材比豹瘦削,四肢細長,趾爪較直,不像貓科動物那樣能將爪全部縮進;體長120~130厘米,體重約30千克;尾長約76厘米;肩高75厘米,頭小而圓;全身無色淡黃並雜有許多小黑點;獵豹是奔跑最快的哺乳動物,每小時可達120千米。大自然賜予了它們無與倫比的速度,卻沒有同時賜予它們耐力。現分布於非洲。

角馬:生活在非洲東南部開闊的草原上,相貌奇異,生性溫和,喜歡群居。它的背上披著馬一樣的鬃毛,還有一條馬一樣的尾巴;體粗大,體長15~20米,尾長35~55厘米,肩高1~13米,成體體重230~275千克 ;奔跑速度雖不及獵豹那樣快,但大自然賜予它們了力氣與耐力,頭上還長著又尖又硬的對角,分向兩側再向上彎曲成鉤狀,形狀似公牛角,外貌十分凶猛。

這一場生與死的較量,充滿了哲學的意蘊,從中我們看到了強或弱都是相對的,但團結就是力量,這是絕對的。

這頭角馬是好樣的,一個對四個,孤軍搏鬥,雖然兩度陷入了絕境,但精神沒有垮掉,意誌始終堅強,雖然傷痕累累,但它並沒有輸,因為它活著回來了,活著就是希望;這頭角馬也是幸運的,試想一下,倘若獵豹增加到五隻、六隻,甚至更多,它還能逃脫被吃掉的噩運嗎?可憐的角馬,它雖然是至情至性的孤膽英雄,但你們必須知道:團結才有力量,團結帶來希望,團結更能體現你們的優勢。

這些獵豹是好樣的,雖然論個頭隻是角馬的八九分之一、論力氣、論耐力都遠不及角馬,若與角馬單打獨鬥,絕不是角馬的對手。但它們敢於向角馬發動攻擊,因為它們善於團結,又善於發揮行動靈活、擅長奔跑的特點,差一點就使角馬成了它們的美味。

但我替角馬感到悲哀,雖然父母遺傳給了你強健的體魄與非凡的耐力,但你的父母與老師不懂得團結的道理,不懂得教育孩子們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有希望的道理:一隻角馬足以戰勝一隻獵豹,十隻以上的角馬團結起來就足以戳死一頭獅子;不懂得教育孩子互相幫助的意義:幫助了別人,就是幫助了自己。麵對猛獸,他們選擇了膽怯地退縮,選擇了各自逃脫,而任由猛獸將同類中倒黴的家夥吃掉。

獵豹們應該感到慶幸,雖然你沒有生就一副高大的體魄,也不具非凡的耐力,但你繼承了勇敢的品德,從父母與老師的良好教育,獲得了狩獵的智慧,更得到了父母與老師的真傳: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有希望。於是你們有了智慧,有了團結的精神,敢於向強敵挑戰,在強敵麵前能以多勝少,各個擊破,化險為夷。

青少年朋友,當你讀了以上的故事,你是否有同樣的感觸呢?

團結力量大無邊

中央曾經發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指示,把“團結”作為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一項要求。團結是人們在意誌、行動、情感上的和諧統一;團結不僅是口號,它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發揮無比巨大的作用。

在我國新疆天山的冰川附近,生長著許多雪鬆和雲杉。這裏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幾乎所有的雪鬆樹梢都被風折斷,而雲杉卻大都安然無恙。從木料材質來講,雪鬆比雲杉堅韌得多,應該更能抵禦狂風才對,為什麼反而是它們被折斷了呢?

科研考察隊員經過仔細觀察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雪鬆在高原上大都是孤立的,即使成林也稀稀落落。大風一來,就把它們壓倒折斷了。而雲杉大都是成林的,密密地站在一起。風來的時候,它們一起組成一麵強大的防風牆,再大的風也對它們無可奈何。團結的力量實實在在。團結,使柔弱的雲杉戰勝了風暴,贏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