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幽默不光能在交談中使用,在書信等書麵交流用語中使用它更能顯示極好的個人修養。據說《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最初幾版收納“愛情”條目,用了5頁的篇幅,內容非常具體。但到第14版之後這一條目卻被刪掉了,新增的“原子彈”條目占了與之相當的篇幅。有一位讀者為此感到憤慨,責備編輯部藐視這種人類最美好的感情,而熱衷於殺人的武器。對此,該書的總編輯約斯特非常幽默地給予了回答:“對於愛情,讀百科全書不如親身體驗;而對於原子彈,親身嚐試不如讀這本書好。”這位總編輯幽默的回信中包含了很深的哲理,他將愛情和原子彈進行比較,在答複讀者質問的同時又表達了他和讀者一樣,珍惜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不願原子彈成為“人類之禍”的思想。這種簡單而又具有穿透力的言語使幽默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具有了更深、更廣的含義。一位女郎踩了一位先生的腳,立即表示歉意,男士為了緩解她的不安,連忙說:“沒關係,謝謝你提醒我該擦皮鞋了。”麵對令人氣憤、煩惱的事情,這位先生用了一句曲折、幽默的話化解,顯示了自己豁達的胸懷和不凡的修養。
言語幽默多是三言兩語,輕描淡寫的。它既不像戲劇那樣有激烈的矛盾衝突,又不像小說那樣有完整結構的故事情節,但是它的確具有一種特殊的穿透力,在你妙語連珠時,你發出的是一張張展示你個人修養的名片。
用幽默鑄造自信
在茫茫人海中,每個人都不可能完全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有時候我們會因此變得不自信,其實隻要我們以一種幽默的心態正視他人反觀自己,那麼就容易讓他人理解。在“推銷”自己有突出特長的時候,要講究方式、方法,這其中也有一個靈活、機智的問題。
指出可笑的事物,嘲弄一切舊的習俗,就不可避免地要導致反抗。弗洛伊德的學說清楚地表明,幽默是不屈精神的化身,是拒絕屈從社會成見的表現。幽默的力量掩蓋了失望的假麵具,正是這種抗拒、這種掩蓋,導致了你的勝利和對方的改變。
弗洛伊德又指出,幽默不是屈從的,它是反叛的。這不僅表示了自我的勝利,而且表示了快樂原則的勝利,快樂原則在這裏能夠表明自己反對現實環境的嚴酷性。
在荒誕的故事中,也能因其幽默的力量而增進個人工作的價值。曲折與困惑會帶來一份愁苦,如果悶在心裏,便會影響身心。如果運用幽默的力量,以輕鬆、灑脫的方式來排遣這份愁苦,不僅能使愁苦化為雲煙,也能因此而帶來歡悅的收獲。4月1日是“愚人節”,這一天可以隨便開玩笑。有人為了捉弄馬克·吐溫,紐約的一家報紙煞有介事地說他死了。
結果,馬克·吐溫的親戚朋友從全國各地紛紛趕來吊唁。當他們來到馬克·吐溫家時,隻見他安然無恙地坐在桌前寫作。親戚們馬上明白這是怎麼回事,紛紛譴責那家造謠的報紙。馬克·吐溫卻幽默地說:“報紙報道我死是千真萬確的!不過提前了一些。”但對於那些惡意中傷他的他人,馬克·吐溫卻用另一種幽默的方式給予了堅決的回擊。他這樣寫道:“有一隻母蠅生了兩個兒子,她把他們視為掌上明珠。有一天,母子三個飛到一家糖果店,有一個兒子想嚐嚐櫥窗裏包裝精美的糖果,不料剛落到糖果上,雙翅顫抖,一命嗚呼。原來糖果公司的產品有毒。母蠅痛不欲生,找到一張捕蠅紙大吃大嚼起來。不料,母蠅卻沒有死,原來捕蠅紙沒毒,這是美國捕蠅紙製造廠的產品。”馬克·吐溫為民請命的寫作態度,是對那些為富不仁的奸商的辛辣譏諷。因此,那些商人對他恨之入骨,經常對他惡語中傷。馬克·吐溫以他的智慧和幽默為武器,充分運用幽默的力量,使得美國大眾深深地喜愛他,因而獲得了極大成功。
幽默並不是嘲笑任何事,而是同時能看見一件事情的嚴肅麵和有趣麵。無論你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的人,對生活都可以采取幽默的態度。我們若不能領略他人的幽默對我們帶來的裨益,也就不太可能以自己的幽默來激勵他人。
為了表現我們重視他人給我們帶來的好處,為了通過自己來激勵別人,我們為何不與人一起快樂?如果你生活在一個與他人的誌趣、性格格格不入的環境中,就很容易用你的感情邏輯來對待環境,而環境的反饋又加深了你心理上的重負。如果你這時用本能的、非邏輯的感情去對待環境,周圍原先使你壓抑的環境就會變得舒緩而生動,你看上去也就不再與他人那麼格格不入了。也就是說,幽默的力量會使你發現環境的另一麵,會發現你的性格、誌趣大眾化的一麵。而承認雙方的合理性,加以調適便有可能實現融通,心理上的壓抑便會自然減輕或消失。